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罗光毅:石柱一日

2024-10-18 09:08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石柱一日

文/罗光毅


我们只有一天时间,要完成避暑地点的确定、参观中益乡、探险刀背梁天路,行程紧凑,但是收获满满。

这是五月下旬的一天,原本设想的是坐动车在黄水站下车后,坐石柱朋友的车直奔冷水镇落实避暑地点,然后就返回中心城区。可接到我们的石柱朋友说:“到了石柱,你们就得听我们安排,既不耽搁你们落实避暑地点,又还得陪你们看我们石柱可以看看的地方。”此次石柱之行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好避暑地点。在石柱朋友的帮助下,重中之重的事情轻松愉快地解决了。

石柱的朋友说:“大事已办妥,我们现在去中益乡华溪村看看。”想去华溪村看看,是这几年一直萦绕在心里的念想。车到中益乡华溪村,穿过街道,驶上一条通往山间的公路,没走一会儿就靠着路边停了下来。“到了。”石柱的朋友说。

一条向下延伸的青石板路出现在眼前,顺着走去,往右就走进初心小院。初心小院的主人马培清老人已经91岁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马培清老人是一个有着五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初夏的阳光照耀在老人的脸上,老人胸前佩戴的党员徽章更是闪闪发亮。我们一行人分别和马培清老人合影留念,又听完了他的讲述,才告别初心小院。

离开了中益乡华溪村,可华溪村这些年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却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2019年农业农村部评定华溪村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0年华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这些仅仅是华溪村获得荣誉之一二。石柱的朋友说:“领略了华溪村的精神风貌,现在我们就去探索刀背梁的自然奇观。”早就听说过“刀背梁”天路,这条天路成了网红后,我就关注着它的神秘和神圣,期待着何日能登上这条天路。

车在通往七曜山的山间公路上一路爬高,不停向上行驶,感觉就是在向天上驶去,离天越来越近,离飘浮着的云朵越来越近。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陡峭,透过车窗吹进来的风儿随着山势增高也越发冷了;可心儿却是越来越热烈,跳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像被我们的激动感染似的,也一路欢歌,昂扬向前,把我们带上了刀背上的公路。

一条山梁上的公路,一条山巅上的公路,就在我们的期盼中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在刀背上蜿蜒而去的刀片公路,这就是神奇的风车天路!我们被这条天路震撼了,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就,让勇敢者的前行充满未知和惊喜。

车在天路上游走,路在扭动着迎接我们,时而U形回旋,时而S形摆动。无论哪种姿态呈现出来,相伴而来的,不仅是挑战者的勇气和智慧。还有狭窄的道路、陡坡、急弯,更有两侧绝壁千仞的相随相伴,回眸一瞥,心尖儿都会发颤。

这条建在七曜山海拔1600米高度上的公路,不仅冷峻奇险,而且风光旖旎。站在山脊之上,站在电力风车之下,放眼远眺,蓝天白云,苍山绵延,大风呼啸,云聚云散,蜿蜒而去的天路,像一首雄浑战歌的旋律飘荡在群山之巅。相伴天路的电力风车,就像跳动在这曲荡气回肠旋律上的音符,近看远看,优雅多姿,美轮美奂。

我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着电力风车,不是平视,而是仰着头颅向上看的,带着虔诚和敬畏的心情。白色的风车在我的视线里优雅地旋转着,巨大的叶片在转动中发出“呼呼”的声响。哦,我听出来了,是风儿和风车叶片一起在合唱,它们在群山之巅合唱着一支歌颂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之歌。忽然就想到人和风车的关系,人和风车相比是那么的渺小,但换一个思路又想到,人的躯体虽然渺小,但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一座座巨大的电力风车不就是人建造出来的么?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