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庆瞭望|80年后,重读《甲申三百年祭》

2024-10-22 09:20 |来源: 重庆瞭望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走这条路,才是人间正道。

不禁让笔者想起一篇文章——由郭沫若创作,于1944年的3月19日至22日在重庆《新华日报》副刊上连续刊载的《甲申三百年祭》。当年这篇文章一经推出,便一石激起千层浪,毛泽东与郭沫若的“甲申对”,更是与“窑洞对”“赶考对”一起,成为党史上有名的三次对谈。

今年是《甲申三百年祭》发表80周年。为何一篇不足2万字的史论文章,至今仍拥有很大的影响力?80年后重读这篇文章,又能从中汲取哪些有益养分?

▲不同时期出版的《甲申三百年祭》。/“风正巴渝”公众号

01

先看大背景。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进入重要的历史关头。如何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如何在胜利后不重蹈历史老路,成为摆在中共领导人面前一道必须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甲申三百年祭》,身上承载的现实意义不言自喻。作为一篇典型的以文载道文章,它在《新华日报》刊发后,让远在陕西延安的毛泽东深受启发。毛泽东赞赏此文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回到内容上,《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后,被胜利冲昏头脑,李自成及其主要将领生活腐化,发生宗派斗争,脱离了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人民群众,从而麻痹轻敌,最终从胜利走向失败的惨痛教训。

1944年11月,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期间,毛泽东再次写信给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从这篇文章,到由此引发的“甲申对”,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朴素而又分量十足的经验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法宝。

▲位于渝中区民生路240号的《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02

《甲申三百年祭》问世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既有不同研究者对其的多种评价,也有中国共产党几代政治家结合时代语境,对它进行的多元阐释。这本身就足以说明,《甲申三百年祭》有其常青的密码。

2021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考察调研。在杨家沟革命旧址,总书记提起一件史实: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学习文件,叫同志们引以为戒。

“甲申对”虽已经过去80年,《甲申三百年祭》带来的经验教训,传递出的警示意义,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要常怀忧患意识,涵养居安思危的自觉。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其中之一是“以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战略目标”。既然是“战略目标”,就必须站在全局立场,着眼长远,从大局、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

防之于未萌,才能做到治之于未乱。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只有做到居安思危,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能交出好的答卷。

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腐败是社会的毒瘤,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对于那些发生在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恶痛绝,感受尤为深刻。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南川区尹子祠公园,市民正在参观清廉家风馆。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打虎”零容忍,“拍蝇”不手软,“猎狐”不止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理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无论身处何时,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8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重温《甲申三百年祭》,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赶考”精神去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正是《甲申三百年祭》常读常新的价值所在。

  

原标题:80年后,重读《甲申三百年祭》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