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一条河 文/刘燕子 短暂逗留边城茶峒,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记住了那晚的雨声。 那天傍晚,我们前往洪安对岸的茶峒,想看看各种各样的故事,当我们登上两块钱的拉拉渡,“吱呀吱呀”的沿着清水江款款荡漾时,我猜每个人都想遇见翠翠一样的姑娘吧。翠翠肯定没碰到,但是回想起来,每个人似乎都与一条河流有了缘分,那条心中的河,至今都在潺潺流动。 雨丝绵密,每一滴雨水都在诉说时光的情结。沿街屋檐下,那一盏盏红灯笼散发出来的温暖光芒,为水墨画一样的古镇添上了一抹暖色,古老房屋的轮廓变得柔和,小巷的氛围深邃而温和。 一次次举起酒杯,浓白的米酒在脸上绽放出酡红的玫瑰。感恩的话语,相逢的缘分,都成为酵母,增强了米酒的烈度,也增加了情谊的浓度。记不清说了什么,只觉得内心柔软,很容易被友情感动,被善意击中。 不光是喝米酒的当时,整个边城之行,我们很多次被那种推心置腹的剖白感动,被击中。这就是随友情出行的时候,心灵可以无边无际地蔓延。 翻山越岭而来,带着一年又一年的岁月的积淀,从最初的遇见出发,一路风风雨雨。于是这个春雨绵绵的日子,我们分享着各自的故事,那些关于梦想、旅行和成长的片段,在雨中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语言成了桥梁,连接起每一颗或许曾经孤独漂泊的心。雨,不再仅仅是天气的一部分,它化作了情感的催化剂,让我们的交流更加真挚,情感更加深刻。 朋友就是这样,一旦走拢了,是浓是淡,从此都可以在彼此的每一个眼神中找到回应。在这份难得的共鸣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每一刻都在雨水中浸泡过,都值得细细品味。比如那两个疯狂的小伙伴在雨中欢快的舞步,比如及时递过来的大伞,比如在光影迷离的古镇街面上一次次打卡的背影,比如在中巴车上深情的倾诉,比如在五布河特大桥上携手奔跑,比如为了给大家拍一张晚霞中的美图而趴在地面的他…… 雨后,傍晚,空气异常清新,我们站在五布河特大桥上,眺望被雨水洗涤过的山川田野、远山近水。那一刻,夕光斜照,铺上沥青的桥面看起来波光粼粼,每一寸路面,似乎都有一尾小鱼在游动。在交相辉映中,眼前有一条河流在流动,而身下,五布河水静静流过。 同行的一位朋友动情分享起当年外出求学,从黔江到中心城区,花了八个小时。自从高速路建成通车,回家的路程不再遥远,沿途的风景如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而那条不离不弃的河流,静静流淌在高速公路的一侧。河水清澈见底,时而平缓如镜,映照着两岸郁郁葱葱的山林;时而奔腾激越,翻涌出朵朵白色的浪花,仿佛在述说着天堑变通途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精彩故事。 每一次车辆穿梭于隧道之间,或是跨越高架桥的瞬间,心中的河流也随之起伏,汇聚成对过往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憧憬,逐渐汇入希望的海洋。那份由衷的喜悦和归属感,让那一座座跨山越水的高架桥也深情起来。 那些怀抱着河流的高架桥,会不会时常在潺湲的流水声里感动得流泪? 回望高山峻岭,俯视深河险桥,耳畔响起一些声音,是各种各样的车辆穿越在高速路上的声音,那一瞬间我竟有些朦胧,像欣赏群山深处最浓郁的一曲演奏,我知道,在并不遥远的日子里,有无数的人曾经和我一样路经这样的深山老林,只不过,他们的名字叫建设者。 有一种匍匐像山一样高大,这是那些渐行渐远的影子。 我和朋友们忽然寂静起来了,一种思绪,静静流向我们的心头。 这是心里的河流,永远不会干涸,它引领我们穿越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即使未来风雨兼程,也会带着这份由内而外的润泽,保持前行的姿态,直至到达河流的对岸。 朋友又何尝不是如此,浅浅地走来,深深地同往,山一重水一复,多少个年年岁岁以后,终于见到湖光山色之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就像小雨中的拉拉渡一样,一把一把地摇动,慢慢地行游,人还未到岸,不知不觉间,抬眼已是满街的华灯初上。 (作者单位:渝北区立人小学)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