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奢侈品林立、帅哥美女遍地的解放碑附近,藏着一条神奇的巷子——大井巷。 《风犬少年的天空》在这里取景,有一家众多明星打卡过的冰汤圆,还有味道绝对巴适的晓彭肥肠鸡。 今天,重庆晚报记者就带大家去大井巷——一个深藏不露的巷子看看。 当地老居民 确定以前有井 大井巷,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69号附近。它的名字起源超级有意思:据说是本地人为了方便取水,挖开了七口井,其中一口非常大,所以直接取名大井巷……那么,这些井到底还在不在呢? 10月24日,重庆晚报记者在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大井巷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找到85岁的宋婆婆打听。宋婆婆慈眉善目,笑着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我是1972年到大井巷的,当时在络纱厂上班。那时已经有大井巷这个地名了,井水听说有,但没有用过,那时人们都在用自来水了。” 高中武老人今年95岁,擅长蜀绣。他于1942年从遂宁到重庆。他的儿子高先生今年68岁,出生在大井巷。 高先生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以前的大井巷很小,就是这条通往公安局幼儿园的巷子。周围有几口井,人们说的大井,就在幼儿园附近,如今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大井用1.2米左右的长条青石做井口,是六边形的井。我记得小的时候,人们都不饮用井水了。我夏天喜欢跑到井口边取水,坐着泡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此外,我们这群孩子,也喜欢往附近的西来寺耍,手弄脏了,又去井边洗手。随着城市的发展,包括大井在内的几口井,都回填修建楼房了。” 高先生还说:“大井巷出人才,比如美心集团的老总夏先生,就出生在大井巷,他以前住的房子在大井巷和西来寺交界处的位置。” 专家确认 大井推测有百年的历史 写过《重庆地名杂谈》的重庆作家协会会员李正权老师确认大井巷原有大井:“大井巷位于太阳山麓(不在山顶),太阳山就是现29中和渝海城那道山梁。不晓得多少年前,人们就打了一眼井,但井水不多。后来住该处的人多了,又在井旁不远处另外打了一眼井,打得更深更大一些,出水量也就更多,于是,先打的那眼井便叫小井,后打的那眼井便叫大井。大井推测至少也存在100多年了。出版于1906年前后的老地图《重庆租界商埠图》,上面就标注有‘大井街’。围着这两眼井,于是形成了两条小巷,分别叫大井巷、小井巷。” 李老师回忆:“1957年,我7岁,进入大井巷旁的西来寺小学就读,几乎天天都要穿越大井巷。现在的临江路小学原来就叫西来寺小学,创办于抗战胜利那一年。那时的大井巷,东起临江顺城街,西到西来寺,弯弯曲曲,先下几步石梯,再下一段斜坡,然后路面就平顺起来,巷子长不过两百米,两边都是高高的围墙。巷子中部靠北有一条三四十米长的小巷,形成一个丁字。那口叫大井的井就在这条小巷里,就是如今市公安局幼儿园和大井巷交汇处的小巷子。” 李老师说:“20世纪70年代,大井里都还有水。夏日,那大井会有一股凉气冒上来,趴在井沿上会感觉好舒服。用桶提井水上来洗个脸,再冲个脚,回想起来确实过瘾。” 李老师介绍:“如今,小井巷早已消失,大井巷作为地名至今仍在。重庆的大井巷,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一样,是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意味的小巷。” 大井巷的楼 ▲穿过老楼房,仿佛回到了老重庆。 据说大井巷有的楼是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有的楼是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楼与楼看着拥挤,却充满生活气息。在某些角度拍摄,倒是很有复古感。 大井巷的店 ▲连外国游客也很喜欢来这里寻觅老重庆的味道 巷里的秀孃串串店、陶婆婆火锅店、精剪理发店、渝味道甜品铺、晓彭肥肠鸡等,都是诸多明星实地打卡认证地,有的甚至是电影取景点!这里的每一家店,都散发着对老重庆的热爱。 交通推荐 轨道交通2号线临江门站1号出入口出,步行导航到大井巷。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杨雪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