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渝北区在古路镇兴盛村举行了“聚力农业产业发展 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500多亩爱媛果冻橙也在这天开园上市,迎来首个正式挂果的采摘季。 近年来,古路镇主动出击,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产业建设,基本形成以精品果、食用菌、特色面“三驾马车”为主导产业抓手,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有不少游客前来参加采摘季。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成片的柑橘林随山势起伏,汇成绿色海洋,枝繁叶茂的树上,黄澄澄、沉甸甸的果冻橙压弯了枝头,十分诱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品尝,一派丰收景象。 在采摘现场,记者剥开一个刚采摘的果冻橙,晶莹剔透的果肉瞬间呈现在眼前。“基地主要种植有530余亩爱媛果冻橙,整个采摘期可持续到明年4月份左右。”兴盛村党支部书记张瑜介绍,兴盛村于2019年进行土地规划整治,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由兴盛村7个村民小组169户农户共同打造。今年果园首次正式挂果销售,预计产量可达5万斤。 除了现场采摘,果园还采用分散挑选采摘、集中分选、集中打包、集中出库的方式,确保每一个送到顾客手中的都是优质果子。 值得一提的是,该果园由集体经济牵头实施落实,不仅带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还为村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每年的利润在提取公益金和应付福利费后,剩余部分将用于股权分红,以现金或实物形式进行分配。 古路镇距江北机场15公里,有古路、银花2座火车站,渝邻高速、东环铁路纵贯全境,三环高速横穿而过。近年来,古路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发力,积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古路镇聚力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产业建设,带动农户就业,成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镇里的乌牛村建有800亩仙桃李果园,年产20万斤。吉星村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建有6000平方米的大棚,种植香菇、羊肚菌、竹荪等菌类,年产量超过20万斤,年产值1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保底分红10万元……该镇已累计引进农业企业40余家,培育专业合作组织42个、家庭农场15个,基本形成以“精品果、食用菌、特色面”三大主导产业为抓手,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在特色产业持续壮大的同时,龙头企业也在蓄势赋能。该镇特色面销售取得新成效,已注册 “香榧坚果面”“花边揪揪面”等多个知识产权商标。2023年公司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今年已销售产品1000吨,实现销售额400余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务工、销售农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增收30余万元。此外,小微企业释放活力。该镇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精准对接市场,5家农业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实现盈利,平均年收入30万元。吉星村“吉星助农”电子集市成功运营,同步线下开设“吉星小村”实体门店,实现销售额60万元。 据了解,今年,古路镇通过“公司+合作社+入股+租赁”等经营模式,既盘活了村集体“沉睡”资产,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全镇14个村集体经济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 撰稿:张馨允 渝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戴林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