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让爱爱着——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 文/程艳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就国际影响力而言,他和列夫·托尔斯泰可谓双峰并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白夜》,篇幅不长,但颇有深意,主要讲述了十九世纪俄国彼得堡的四个夜晚,三个角色,两个故事。男主人公、幻想者马里奥,和女主人公、爱与自由追求者娜斯金卡,他们在夏季白夜下的一个河滨相遇、相识、相知。正当相爱时,一年前与女主人公私定终身的男房客,戏剧性地突然出现,瞬间改变了爱情和结局的走向。他们因爱而相聚,又因爱而相离。 当她思念出走的男神时,他为她代写情书;当她对出走一年未归的男神感到痛苦绝望时,他为她日夜陪护孤寂的心灵;当出走一年后的男神依诺如约出现时,他甘愿做她的爱情备胎,为她的爱情祝福。一个孤独的灵魂,在苦闷的现实世界里游走。现实的无望,让他滋生幻想。幻想者的幻想消亡,没有怨恨,只有祝福。超越这种怨恨的力量,只能是爱。这种爱,叫放手,叫承受,叫守候。 我为幻想者深沉的爱、包容的爱、无私的爱、高贵的爱而感染。这,如同白夜里的微光,虽然暗淡,也曾照亮。用爱帮助对方摆脱痛苦,让爱的对方自由地爱着,哪怕宁愿自己靠咀嚼记忆和祝福过日子,哪怕自己只有她几个晚上的陪伴也寻到生命的意义。 非黑非白的夜晚,似真似梦的爱情,暗与光,束缚与自由,付出与回报,绝望与希望……对立、交织、碰撞、融合,处处闪现人性的光辉、爱的力量。白夜在清晨结束,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幻想回归幻想、陌生回归陌生、孤独回归孤独。小说以悲剧方式肯定人生,小人物折射大世界,一个彷徨无望的现实世界和一个因爱有望的幻想世界。 (作者单位:重庆市水利电力工程技术学院)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