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中医药文化夜市 文/孙晓航 近期气温已渐寒,但关于中医药夜市的话题仍有温度。前期重庆中医药文化夜市连开三天,火爆山城夜未央。夜市开在重庆礼嘉天街的街心公园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充溢世间的烟火气。夜市里东风夜放花千树,大咖大众双奔赴,帐底吹笙香吐麝,良方妙技开芳宴。 “搞快点,平常抢不到号的专家,今天在这里免费看,政府这个事情做得好好哦!” 循声过去,到了名中医义诊现场,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中医大咖,宁心静气地为每一位就诊者把脉开方。候诊的人群里有白发的老大爷,也有中年大妈,还有不少小年青。大家眼神里透着对大咖们的尊重和伸手把脉详细问诊的期待。 “哟,还有八卦把脉,好神奇!”被大家啧啧称赞直呼神奇的是重庆市首批“中医药良方妙技”合体展示区,在这里,老百姓零距离感受神奇脉诊、理筋推拿、膏药贴敷、中医药香等中医药特色技术疗法和方药,感知巴渝大地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独特魅力。临近闭市时,在八卦脉诊区还排着长龙,市民们抱着好奇心执着地想体验一把老祖宗留下的传奇。在理筋推拿区,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绝妙的推拿技术,立竿见影的效果,吸引着人群的驻足流连。伸出胳膊,伸只手,动留针术就神奇上演,纤细的银针一跳一跳的,内在的经络循行一点点调和顺畅。 “有效,几针下去,这肩膀就舒服多了!”刚感受过的市民情不自禁地给还在排队的人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虽然大家素不相识,但同为赶集人,赶的是中医药文化的集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志趣相投志同道合了。因此,整个夜市里,人潮涌动但又相互谦让,接踵摩肩又有礼有序,朴素淳真的民风映染着夜的天空。 “妈妈,快来,陪我做香囊!”一个小女孩拽着母亲的手,蹦蹦跳跳地奔向中医药文化互动体验区。内敛的五味、稳重的茯苓、大气的艾叶、袖珍的茴香、金色的栀子、灵巧的银花、娇艳的玫瑰……欢迎着四方来客。这里是能吃、能喝、能制作、学功、学拳、学养生的大课堂,市民们尽情探索中医药世界。“妈妈,香囊里的紫苏和藿香,我们学校也有呢!”“小姑娘,好厉害,这么小就认识中药了!”“呵呵,谢谢阿姨,是老师教的,老师说中医就是生活。”在我们成人眼中,识中药、猜谜语、做香囊、品药膳、练功法,这一系列活动体现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而在孩子眼中,这就是书本外的兴趣课。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夜已深,大家恋恋不舍地离开,我轻声问,还有这样的活动吗?应该会有的,相约在明年,因为中医药的根在民间,中医药的魂在老百姓的心间。 (作者系重庆市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