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春节申遗成功!重庆元素频频闪现联合国申报片

2024-12-7 10:48 |来源: 重庆广电-第1眼TV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图片图片

在这次申报中, 重庆也有贡献。第1眼TV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委非遗处了解到,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两项春节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了申报工作。

图片

此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可以清晰看到重庆市渝中区湖广会馆的禹王庙会,重庆市铜梁区的铜梁龙舞、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新春非遗项目展演等在内的重庆各地欢庆春节活动。

图片

铜梁龙舞 庆祝春节的重要民俗活动

“舞龙,是庆祝新年的重要民俗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国家级非遗铜梁龙舞在解说的娓娓讲述中,出现在人们面前。

图片

视频中,1000多摄氏度的铁水洒向天空,化为四处飞溅的钢花,犹如漫天流星。在这如梦如幻的火树银花下,一条条中华龙腾跃翻飞,极其震撼。

梁平木版年画 传承年节用品的生产制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这样讲述包括梁平木版年画在内的中国年画故事:

“中国广大民众,是该遗产项目的实践者……手工艺人负责年画、灯彩、窗花等年节用品的生产制作。在实践中,男女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儿童和青少年是重要参与者。该遗产项目的相关礼仪、习俗、传说、歌谣等传统知识和备制年节用品的生活技能,以及节庆活动的乡土知识等,在家庭和社区内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有一定专业技能要求的相关手工技艺和表演艺术,以师傅、师生传承的方式代代延续。该遗产项目,融入了正规教育体系,通过大中小学和职业院校,传授给儿童和青少年,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图片图片

禹王庙会 生动体现中华文化的丰富性

春节期间,很多重庆人会来到位于渝中区长滨路上的湖广会馆,体验特色非遗文化体验项目——禹王庙会,祈福来年的幸福平安,参观移民博物馆,读老祖先的故事,过一个传统味十足的新年。

图片

这样承载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习俗礼仪的过年方式,也被收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欢度春节的春节体验,可感、可知、可行、可观、可品。由此而来的年味,承载着中国人精神家园中的深刻记忆。该遗产项目,为中国人所共享。在全国各地,有广泛实践,直观生动地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民众的创造力。”

据了解,自清朝康熙年间以来,移居重庆的湖广移民及其后裔每年都会聚集在禹王宫纪念大禹,祭奉先祖,祈福平安,逐渐形成一种群众性聚会的传统民俗活动,在重庆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

(部分信息来源: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张阳阳)


原标题:春节申遗成功!重庆元素频频闪现联合国申报片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