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单轨来 文/陈劲 “叔叔,你走错啦,去袁家岗走对面。”身着工作服的壮小伙和颜悦色地告诉我。 今天是周末,我从环线谢家湾站出来,换乘2号线到袁家岗,竟走错了站台。跟随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双手提着两大袋物品,里面是住院父亲一天的饭菜,还有些水果和衣物。 走上站台,抬眼望去,刚才那位身材魁梧、目光专注的壮小伙正好与我斜对。“嘘——嘘——”,忽然,他吹起哨声,由短到长,并疾步朝左边走去。原来一位小孩过了警戒线,正要接近栏杆。 谢家湾到袁家岗一个站,几分钟就到了。我用乘车码一扫出了站,下人行天桥,径步走向重医。 “爸爸,今天觉得好点不?”进了病房,迎头碰上斜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的目光。“噎,噎”,父亲含混地回答,脸上起了丝笑意。 今年8月父亲突发脑梗住院,右边手腿偏瘫无知觉、话说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并发症让一家大小提心吊胆……父亲病痛一身,我却无能为力,感觉无助、心酸,自责之情难以言状。我和哥哥先后转院4次,才将父亲安顿在重医康复科治疗。 我家住万盛,平时由哥哥照看父亲。父亲的饮食,医生叮嘱要清淡有营养。哥哥每天就早早起来煮好,再乘坐单轨往返。 “每天坐单轨往返?”哥哥电话里说,他家离2号线站口走路只要几分钟,车可以直到袁家岗。单轨快捷,汤菜送到还是热和的。 “那要途经网红景点李子坝站?”轨道2号线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还是十多年前,我带大娃去重庆动物园乘坐过,沿途饱览都市风景。后来李子坝站那穿楼而过的独特景致成了网红打卡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把两大袋物品放上窗台。父亲抬左手指了指,我以为父亲要吃饭,可手还未拿到饭盒,身后又响起父亲含混的说话声。我回头。父亲又指向窗台,这次手势要高些。我摸不准父亲的心思,让父亲一阵心急。我顺着父亲的手指方向看,窗外是院区,要坐轮椅到外面透透风?父亲还是摇头,最后“唉”地叹了一声。 这时,取药回来的护工黄大哥说,父亲指的是窗外边的轨道,我哥平时来都是坐单轨,每天上午这个点,父亲总要朝病房门口和窗外望。哥离开时,父亲也要指一指窗外,意思是路上注意安全。原来父亲在问我也是坐单轨来的吗,我瞬间泪目。 “爸爸,我坐单轨来的,路上安全着呢。”我难过地靠近父亲坐下。 “好,好。”父亲一连说出两个“好”字。 黄大哥说,这是看到幺儿来了,难见你父亲这么高兴。 黄大哥来自垫江,已在中心城区务工多年。他说,这些年重庆轨道交通提档升级,延伸更广,咱们重庆人和外地游客都享福呢。 “爸爸,今后我都坐单轨来,你放心吧。” “要得,要得。”父亲高兴地点头。这回我听得分外清楚,“爸爸,你又有进步啦。”我欣慰地和父亲相视而笑。 (作者单位:万盛经开区档案馆)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