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第一缕晨曦,穿透雾霭,洒落在蜿蜒的轨道上。列车穿楼而过,如同穿越时空的画卷徐徐展开。当花开的季节再次来临,我们想对您说一句:新年快乐。 回望2024,重庆晚报以“深耕轨道、融媒发展”为战略,在这座立体的城市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红岩地铁垂马”在九号线红岩村站举行全球首赛,短短三小时内便登上热搜榜,成为现象级文旅IP;“厢遇”小程序上线,与市妇联携手打造“渝好·厢遇”品牌,开启了轨道空间崭新的社交维度;全年举办交友活动超80场,让一万余名年轻人在城市的轨道穿行中,品味到了甜甜的爱情。 这一年,我们用镜头记录下轨道族的点滴生活:《背篓专线背后——那山 那村 那人》四年追踪报道,讲述了重桥村的嬗变;《72岁标本爷爷和他的6000件宝贝》感动了无数读者,让平凡人的坚守闪耀光芒;《钥匙嬢嬢》勾勒出新时代老社区的“睦邻情”,让社区温情流淌。 而漫步轨道空间,耳畔响起悦耳的报站声,眼前掠过我们精心制作的创意视频,身边驶过绚丽多彩的文化主题列车。这里,传统媒体焕发出令人惊艳的新活力,犹如一棵参天古树,在春风中绽放新芽。轨道渠道的深耕让重庆晚报早已突破纸媒的藩篱,化身为城市文化传播的璀璨星河。每一天,这片星河都在精准照亮500万轨道族的生活,为1000余家品牌播撒希望的种子,全媒体矩阵的1500万用户如繁星闪烁,在绵延500余公里的轨道线上编织出一幅灿烂的城市光景。 2025年,重庆轨道交通通车及在建里程将突破“1000+”。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以创新的姿态拥抱变革:打造“轨道电视台”,培育更多“白泡泡”“糯米团”这样的视频主播IP;深耕“每周刊”,聚焦游玩、职场、消费、夜生活、社交,为都市白领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指南;联合各大融媒体中心,让“厢遇”的品牌从重庆出发,走向全国。 时光的列车永不停歇,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息。让我们期待,在2025的春天里,在轨道穿行的空间中,共同见证一个更富活力的重庆晚报,一座更具魅力的山水之城。这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更是与时代同行的山城之约。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