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张春燕:轨道织起的多味故事

2025-1-2 09:2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轨道织起的多味故事

文/张春燕


一条条轨道,是一条条有触感、有温度、有色彩的线。这些温情多彩的线儿纵横交错,织起重庆城市交通大动脉,织起重庆人活色生香的日子,也织起我那些多味故事。

多年前的一天,我在重庆参加一个活动。傍晚时分,接到单位电话通知,要我连夜赶回万州,第二天要撰写和上报一个材料。其时渝万高铁尚未开通,我联系了一个开组合车的师傅,吃罢晚饭便急着去赶车。师傅在人和那边等,我得打车到地铁站,然后再坐地铁到人和。

正值晚高峰,等了很久不见车来,路盲的我,在暮色中左冲右突,气喘吁吁跑过被小吃摊包围、油烟味儿刺鼻的长长小巷去打车,在汽车尾气缠绕的道旁焦灼地问路等车,好不容易打上车,到了地铁站,上地铁后才发现,居然坐反了方向,只得下车,往反方向走,边走还得边给等着的师傅解释,让再多等会儿。及至到站,又是一阵疾跑。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一点多。

一番走下来,那天我的微信运动步数比平时骤增,由此得到比平时多几倍的赞。真是哭笑不得啊!

另一次,在龙头寺公园附近玩耍后,我与同事同坐地铁回家。我有事儿请这位同事帮忙,通过手机联系第三方办理相关事务。于是,两个人在车上边操作手机边聊着天,本来只需坐两站,到鲤鱼池换乘9号线,结果一不小心坐过了站,一下子晃到了观音桥。于是下车,到另一边坐一站返回鲤鱼池,两个人在车上做着未竟的事情,讲着未完的话题,又坐过了站,直接坐回了红土地。然后,再下车,这次站内换乘,步行时间要长一些,两个人边走边笑,互相叮嘱,这次一定要注意,不能再坐过站了。上车后,同事说只一站路,站会儿就到了。看旁边位置空着,我说还是坐嘛,留意点儿就是。然后继续操作,想把最后一点儿弄完,边弄边聊,然后再次坐到了观音桥……

现在我每次经过鲤鱼池,想起那围着它旅游的几大圈,都不禁哑然失笑。

一个初冬的周末,表弟钓了条鱼,弟媳拍了视频发给我,那鱼看上去又长又肥,弟媳说足足有15斤,同池竞技的人艳羡不已,纷纷前来观看拍照。弟媳用微信语音说,“那鱼像个猪儿。”让我一定要过去吃鱼。

表弟家在渝北,我在巴南。到他们家,差不多是从南到北穿越整座城市。

人家是翻山越岭来看你,我是跋山涉水去吃鱼。其实主要不为吃鱼,除了想看看那像猪一样的鱼外,更多的是与长时间没见面的亲戚打个堆儿,聊个天儿,感受其乐融融的亲情。那天,转了两次地铁,单程一个半小时,我终于吃上了像猪一样的鱼。那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我吃得很满意,与几个亲朋聊得也很开心。至于往返三个小时的地铁时光,我在上面阅读手机收藏夹里平时没来得及看的电子书,整理照片,办理只需动动手指的理财业务。一点儿没觉得时间难混。

去年9月中旬,天气还是异乎寻常的灼人。我索性跑到江津四面山去避几天暑热。去的时候有家人送,返程的时候家人没时间来接,农家乐老板把我送到圣泉寺轨道江跳线入口,我到跳磴后再转18号线,一跳一跳就回家了。我这个路盲曾经视为畏途的旅程,因为轨道交通线的延伸,都不是事儿了。

随着城市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轨道织起的故事会越来越长,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滋多味,供我们享受,供我们回味。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