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央视新闻联播重磅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

2025-1-4 11:56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不久前,川渝两地合作共建的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全面建成,年吞吐能力超过1400万吨,西部地区货物东向出海有了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地处西南腹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覆盖川渝16个地市,总人口规模近1亿人,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这里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强、市场空间广阔、开放程度高。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重庆、四川等地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重庆、四川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体化”构建。两省市携手推进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了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科技创新“一体化”推进。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西部科学城加快成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全国首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位于成都的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园区,新一批优惠政策日前出台,包括资金扶持、人才交流、科技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两地科技创新要素加快集聚。

民生保障“一体化”实施。川渝间已经建成铁路、高速、水运通道29条。持续实施居民身份证换领、公积金互认互贷等便捷生活行动举措,4批次355项“川渝通办”事项日均办理超2万件次,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

如今,川渝两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9万亿元新台阶,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比重超过30%。川渝两省市年度共建重点项目从2020年的31个增至2024年的300个,项目总投资从5836亿元增至3.55万亿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新的一年,川渝两地将围绕提升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加快构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共同建设成渝中线科技走廊、西部金融中心等高能级发展平台,提速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原标题: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谱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时代华章

编辑:张亚

审核: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