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备受关注的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铺轨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 由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建设、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24号线一期工程始于巴南区的鹿角北站,止于南岸区的广阳湾站,是连接巴南区与南岸区的重要轨道交通动脉。线路全长约19公里,共设11座车站,全线铺轨总长达到56.3公里(含正线、配线、出入段线及车辆段)。 据了解,24号线一期工程设立了鹿角北站、重庆东站盾构始发井、迎龙站三处铺轨基地。据中铁二十五局重庆24号线项目副经理邓赛红介绍,本次铺轨项目预计投入超过100套机械设备,安排1500余名施工作业人员同时施工,通过多点位同步推进铺轨作业,力争在150天(即6月中旬)完成铺轨任务。 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项目三公司工程部经理任文彬介绍,24号线一期工程的最大纵坡达到了43‰,这不仅在重庆尚属首见,即便在全国范围内也极为罕见。此外,该线路涉及多种道床结构,如预制轨道板整体道床、预制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现浇减振垫道床等多种道床结构,其中预制钢弹簧浮置板单板的最大重量竟达17.6吨,转运难度大。 为破解这一难题,施工单位计划采用两台16吨轮轨式铺轨小吊车同步进行吊装铺装作业。同时,在施工中还将启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轨行区调度中心两个系统,对每个作业面、每个作业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合理调度各专业穿插作业,有效实现可视化施工管理。 其中,数字化轨行区调度中心,犹如工程的“智慧大脑”,将原本相对零散的人员、物资、设备资源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起集监测、监控和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为轨行区的安全管理以及高效率、高质量的铺轨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两个系统的投用不仅打破了传统铺轨工程施工依赖人工现场管理和巡检的模式,还大大提高了轨行区作业面的使用率。 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工程衔接了鹿角、经开区工业园区、重庆东站及一体化片区、迎龙新城和广阳湾片区等多个重要区域。线路建成通车后,将显著提升轨道交通南北向的运输能力,增强重庆东站的辐射范围,有力支撑广阳岛区域的发展,并满足东部槽谷的发展需求。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摄影报道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