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委员通道丨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人工智能等热话题 委员们这样说

2025-1-20 18:26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120日下午,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开启“委员通道”,6名市政协委员依次走上通道,就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人工智能等热点话题,回应百姓关切。

许林:擦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金名片”

       

“赛力斯的成长历程,正是重庆制造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一个缩影。”市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科技公司总裁许林说。

许林介绍,市委、市政府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提到,长安、赛力斯等“重庆制造”擦亮了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金名片”。作为汽车行业的一员,备受鼓舞。重庆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生产基地,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承载着重庆工业砥砺奋进、努力拼搏的故事。

在构建“33618”产业集群体系的实践中,赛力斯从一个小弹簧厂成长为造车新势力,打造出一条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赛力斯的成长历程,是重庆制造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一个缩影。

目前,赛力斯智能工厂有1600台智能设备、3000台机器人相互协同工作,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关键生产工序实现了100%自动化,质量检测由AI智能实现100%在线监测,赛力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黑灯工厂”。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盯做大做强制造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我作为制造业的一名从业者,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对重庆的现代化建设充满期待。”许林说,赛力斯将继续保持定力,锚定智能电动汽车主赛道,一个目标干到底,为推进重庆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黄浦: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跨越式发展

市政协委员,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浦分享了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如何从昔日的“乡里小站”实现跨越式发展。

黄浦说,尽管新春将至,但园区的转运车辆和班列依然川流不息。“重庆造”笔记本、手机,长安、赛力斯汽车,江津花椒、巫山恋橙、潼南柠檬从这里走向世界,奔向五洲;德国整车,英国药品,马来西亚榴莲、越南巴沙鱼、巴西牛肉,跨越山海来到重庆。2024年,从园区开行的国际班列数达到4500列、货值近900亿元,辐射国家127个、港口555个,流通的进出口商品达到上千种。

万丈高楼平地起。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园区昔日的“乡里小站”就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一座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拔地而起,“四向齐发”的国际联运通道成为重庆与欧洲、东盟交往的经贸大桥梁。2024年,园区汇集上下游企业5500家,入园企业总营收超过1500亿元,撬动沙坪坝区进出口总值突破3000亿,占全市的四成以上。园区也形成了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城市开发等多元融合的产业格局。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班列在团结村中心站汇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重庆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实现双向贯通,整体运行时效提升30%;“新疆—重庆—东盟”跨境联运班列实现首发,东盟快班与中欧班列实现无缝衔接,运输时间节约5-10天;渝深铁海联运图定班列实现首发,从重庆团结村站到深圳盐田港的时间由5天压缩为2天,成本节约60%以上。

王国胤:加快培育壮大重庆人工智能产业 搭建更多示范应用场景

重庆如何抢占先机,加速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市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胤带来三个方面的建议。

王国胤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一个智能化的新时代正迎面而来,千行百业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

重庆是国家主要的工业重镇,既是山水之城、又是交通枢纽,产业基础十分雄厚,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和基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政策保障到位,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政策措施;

——平台引育成效明显,重庆已经获批了视听交互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还建设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

——技术水平先进,在先进计算、大数据、具身智能、大模型和智能传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示范应用先行,已经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十大应用场景”,同时重庆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重庆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数字技术,早在2023年就已经推出了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翻开了重庆市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篇章。”王国胤认为重庆要抢抓机遇,坚持政策先行、技术为先、产业发力、应用牵引,加快培育壮大重庆人工智能产业,他带来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向“智”而行,搭好台,建好数智基础设施。着眼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形态,建设好数据的流通和算力的供给,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数据基础设施。同时还需要更多争取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落地重庆,为人工智能这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打好良好的基础。

第二,乘“智”而上,谋好局,形成重庆市人工智能特色发展路径。针对重庆市特有的禀赋条件,寻找好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绘制好重庆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对上下游产业链资源进行统筹整合,特别是在行业大模型、智能芯片和智能机器人等几个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重庆的特色发展路径。

第三,以“智”赋能,唱好戏,搭建更多示范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科创园区的作用,聚焦几个主要的行业领域,比如产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培养和引进大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人工智能企业。同时,还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建设更多的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 

米德昉:大足石刻“破圈” 让巴渝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市政协委员,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大足学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表示,大足石刻借助《黑神话:悟空》“破圈”,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巧妙融合的成功案例,是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的生动注脚,为拓展巴渝文化的传承利用提供了更多选择,非常具有启示意义。

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影像展示手段的迭代更新,使大足石刻“活起来”“火起来”成为现实。目前,重庆已经建成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上线“云游·大足石刻”数字体验景区,线下建成4K、8K大足石刻数字影院,多维度展示大足石刻艺术魅力,获评文旅部2023年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文化的魅力需要体验,更需要阐释、解读与创新。大足石刻研究院这些年不断深入挖掘石刻文化内涵,拓展学术研究领域,成绩斐然。同时,研究院也围绕大足学,发展召开8次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千手观音、卧佛等石质文物的修复,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大足方案。积极打造海外传播品牌,建成大足石刻国际传播实验室,依托脸书和推特开展石刻文化国际传播。

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在国家、地方博物馆开展文物巡展26场,推出《天下大足》大型舞剧,与中央媒体合作开展系列直播活动,切实让石刻文化走进千家万户,“飞入寻常百姓家”。

“重庆是一座拥有多元文化的魅力之都,除了享誉世界的石刻文化外,还积淀着内涵丰厚的红色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等。大足石刻‘活’起来的实践,为重庆弘扬巴渝文化、推动长江文明传播提供了实践路径。” 米德昉表示,作为文化领域从业者,当坚定文化自信,发扬创新创造精神,争取为传承文化薪火,助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文明维:用科技之光照亮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重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但也给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少挑战。农业科技创新在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中能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市政协委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文明维回答了这个问题。

文明维说,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生态良好,但是大量的“巴掌田”“鸡窝地”分布在高山河谷之间,夏季高温伏旱,冬季低温寡照。独特的市情、农情和资源禀赋,决定了重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农业科技支撑,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山地农业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文明维介绍,全市农业科技战线围绕产业链布局科技链,紧扣关键核心技术卡点和产业发展难点,开展科技攻关,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累累硕果。

比如,重庆市农科院培育的Q优2号水稻、渝单8号玉米等标志性品种,改变了以往重庆粮食生产用种主要依靠外地调入的历史;培育的“庆油”系列高含油油菜新品种,实现了“两碗菜籽一碗油”,推广面积全国第一;培育的“艳椒”系列辣椒品种,引领了国内单生朝天椒育种方向,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000万亩;攻克了淡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技术难题,获得了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

文明维表示,除了市农科院的一些科研成果以外,全市其他涉农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这些科研成果在推进重庆千亿级特色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下一步,重庆市农科院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和成果供给主渠道的作用,围绕山地农业发展需求,紧扣粮油提单产、土特产培育、丘陵山区农机研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农业科研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更多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山地农业发展提供助力,推进一批新成果、新技术、新装备在重庆“安家落户”。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