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二娃寒假之旅 文/陈劲 二娃刚放寒假,正好万盛博物馆在举办“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览,我带他前去观看,开启有意义的寒假之旅。 万盛博物馆宽敞明亮,来到三楼展厅,厅廊两侧墙上一幅幅反映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图片映入眼帘。 首先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事迹图片以及《狱中自述》原稿。1927年,李大钊被捕后毅然写下这份遒劲有力的《狱中自述》,其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形象跃然纸上。 李大钊自述道:“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以此表达对妻子默默支持自己投身革命的感念之情;自述最后,他自豪地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厉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我带孩子一同朗读,孩子稚嫩的声音尤显清脆。我感觉大钊先生并未远去,他胸怀大我的家国情怀和革命历程,可昭日月,勉励来者。 “爸爸,这里有一封赵一曼烈士写给她儿子的信。”孩子眼快,指着《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这一封家书说,“赵一曼烈士是谁呀?”我带孩子朗读起这封家书,“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爸爸考考你,赵一曼烈士是为谁牺牲的呀?” “是为国牺牲的。” “回答正确。” 随着观看队伍,我们移步向前,凝视着一幅幅画面: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张太雷去苏联学习前给妻子陆静华的亲笔信,革命夫妻周文雍和陈铁军就义前的合影,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送给兴义县(现贵州省兴义市)农民的军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钱学森一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后的合影,铁人王进喜和工人们用身体搅拌水泥制服井喷的图片,汶川地震获救医生唐雄口述留下的《入党申请书》;新时代以来,有反映黄文秀《扶贫路上写青春》的连环画,援鄂抗疫护士张春花收到的家书《念》…… 这一封封家书、一篇篇手稿,以及一件件带有鲜明印记的文献,让我们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尽管出身、经历和性格各不相同,但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践初心洒热血,经过几多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成为了一位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带孩子细细观看,一一朗读,我解读,孩子沉思,肃然起敬之情逐渐倍增。我想,大千世界,花有几红;芸芸众生,人有不同。过好小我,幸福小家,人之常情;胸怀大我,幸福大家,党兴国兴。世上虽平凡人居多,但人总是要有些情怀、讲点精神。否则,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最终向谁索取?你不拼搏我不拼搏,事业靠谁开拓;你也躺平我也躺平,生活靠谁安宁?历史早已表明,胸怀大我之家国情怀,是我们干事创业、幸福安宁的内驱力,也是凝聚人心和排除万难的强大纽带。 看完展览,我们随人群来到鲜红的展览主题墙前,合影留念。 (作者单位:万盛经开区档案馆)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