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内的小哪吒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有一件很可爱的,有哪吒图案的藏品——清·青花·哪吒闹海纹瓷瓶(1616~1911),为三级文物,有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目前,三峡博物馆的专家老师暂不确定这瓷瓶的用途。可能是药瓶,可能是鼻烟壶,也可能是作为装饰品、把玩件、小花瓶…… 说起鼻烟壶,目前可以追溯到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会使用优质的烟、草、花制成鼻烟,说有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和通鼻等效。大概在15世纪,鼻烟传入欧洲,迅速成为欧洲贵族阶层的时尚物品。 明朝末期(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进贡自鸣钟、天象仪、鼻烟等,鼻烟传入中国。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有闻鼻烟的嗜好,于是从贵族到民间,都流行鼻烟。 清代王士禛在《香祖笔记》中说:“吕宋国所产烟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余既详之前卷。近京师又有制为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 如今,说清代北京曾制作一种鼻烟,这鼻烟有明目辟疫的功效。 这里说的药用作用,是在烟草末中掺入了名贵药材。据清代中医学者、本草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所记载,鼻烟具有明目、提神、辟疫、活血等疗效。 几百年过去了,鼻烟这曾风靡一时的烟草制品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唯有装鼻烟的壶,日益成为藏家心中可把玩可欣赏之物。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杨雪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编辑:杨雪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