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郑维山:时代切片与小人物图谱中的精神光芒

2025-3-5 11:29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时代切片与小人物图谱中的精神光芒

——读《新时代,我们踔厉前行》

文/郑维山


在当代文学中,纪实报告文学凭借原汁原味的笔触映照社会现实,铭刻时代的风云变幻,呈现个体别具一格的经历与情感,揭示出深邃的时代精神底蕴。

丁友成新近推出的20万字报告文学集《新时代,我们踔厉前行》(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收录了16组普通成渝奋斗者的故事。吴小敏以知识回馈乡土,弥合城乡差距;齐永立用钢轨丈量大地,重塑工匠精神。《倾情“羊肚菌”》和《再次唤醒沉睡的大凉山》两篇文章,记录吴小敏和齐永立等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的不凡贡献,诠释他们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近年来,丁友成专注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治理及重点工程建设等重大议题,通过多维视角再现社会变革的壮阔图景。在作品《老爷是少将》和《延安的红色记忆》中,他精心搭建了一座读者与历史对话的桥梁。通过对历史的深入反思,他激活了个体与时代之间的深层联系,使得信念、执着和奉献精神在文字中熠熠生辉。在《春到华蓥山》和《新的候鸟》两篇作品中,他通过温暖的情谊,提醒读者在快节奏的奋斗生活中应珍视细腻的生活态度。他说:“自己的幸福,唯有自己心里明白。”

作者在创作中不断突破传统英雄叙事的束缚,聚焦现代化进程中的集体记忆。故事不仅彰显人物的独特之处,也通过“职业坐标”织就社会的横断面,为读者开启观察社会转型期命运轨迹的窗口,深入探寻普通人生命价值这一永恒主题。

作品《春风沐浴的乡村》《徜徉科技城》等,以描绘农村创业者与科研团队的奋斗画卷,形成独特的“奋斗者蒙太奇”美学。这种蜂巢式叙事将国家战略融入日常生活,搭建起个人记忆与公共历史对话的桥梁。

在《神奇的“海扶刀”》《红柠檬红了》等章节中,作者融汇技术创新与生活美学,借助硬科技与软文化的叙事张力,雕琢出奋斗者的生动群像。他提到:“历来成大事者,都要下一番苦功夫”,彰显了追梦者的坚韧品质。

经过几十余年的观察与积累,作者以沉稳和耐心的创作态度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白描手法,将人物命运与时代脉络相融合。他用“文火慢炖”的态度,专注捕捉《见证:医者仁心》《一张可爱的娃娃脸》等平凡却具有“决定性瞬间”的场景,文学性与真实性并重,既反映社会的鲜活面貌,也展现了普通岗位上的非凡光芒。

自诩患有“慢性文学病”的丁友成,在《为初心和使命写作》中,阐述了文学所应承担的责任。他通过“记录”“思考”“启蒙”三维创作结构,将个体叙事提升为时代的备忘录。走进城乡的创作实践,为奋斗者留下珍贵的记忆。正如他所言:“创新之路永无止境,唯有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铸就新的辉煌。”

(作者系江北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