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孙江月:岁月长歌里的温暖原乡

2025-3-13 11:38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岁月长歌里的温暖原乡

文/孙江月


临江而立的丰都鞍子山周家湾,有户人家,人们习惯唤它周家院子。它并非声名远扬,但让人过目难忘。

这里的人们秉持着质朴的生活态度,像牛一样辛勤劳作,像脚下的土地一样憨厚实在,日子也似芝麻开花,节节向上,满是希望。

院子东边,是一片斑竹林。修长的翠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那声音,犹如岁月的低语;西边是青冈林,郁郁葱葱,身姿俊挺,周身散发着坚韧与深沉的气质。侧面有一块马鞍石,形似一匹骏马,随时准备驰骋。石下有口老井,井水澄澈见底,不分昼夜,咕咚咕咚冒着,滋养着这片土地。枇杷、桃树、李树、梨树、芭蕉树错落生长,洋溢着田园的悠然韵味。阳春时节,这里便成了诗意的天堂。斑斓的蝴蝶在花丛间蹁跹起舞,沉醉其中;勤劳的蜜蜂穿梭忙碌,嗡嗡吟唱,奏响春日的乐章。

院子里的房屋,是用木头和泥土建成的,属典型的渝东传统民居风格。院子四周,是石土相间垒成的围栏。围栏外,鸡、牛、羊、兔等家畜家禽悠然踱步,几只大鹅格外惹眼。鹅可是院子里最热情的“迎宾员”,只要有人路过,便会伸长脖子,嘎嘎嘎地大声招呼,模样憨态可掬。

院中的石地坝中心,有一棵大桂圆树。这棵树根深、干壮、枝粗、叶茂。开花之时,满树金黄,香气四溢;果熟之际,果肉饱满,甘甜如蜜浆。一年四季,它就像一把伞撑着,为宅中的老少遮风挡雨、遮阳避暑。一辈又一辈,邻里乡亲常聚于树下,拉拉家常。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周家湾人祖祖辈辈与水为伴,大人小孩,都喜欢到江上游泳。每到盛夏,江面上总能看见他们搏击风浪的身影。尤其少年们,总是三五成群如江豚逐浪,在湍急的水流中嬉戏“放流水”。少年们浸在江水里,听着浪花拍打江岸的节奏,常会吟诵伟人毛泽东的那句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份源自血脉的勇气与志向,自小始然。

冬日来临,周家湾的橘树是这里最璀璨的风景。墨绿的枝叶间缀满了沉甸甸圆润饱满的橘子,在阳光的轻抚下,宛如熠熠生辉的宝石,又仿若除夕的灯笼,红彤彤的,散发着暖烘烘的气息,照亮了周家湾的每一处角落,驱散了冬日的清冷。

望着这满树的橘子,不禁让人想起诗人屈原的《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时光流转到千禧之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周家院子里走出一位赶考榜上有名的翩翩少年。少年头戴蓝布帽,颈围方格巾,胸别大红花,在乡亲们的声声祝福与殷切期盼中,踏上远行的道路。多年后,少年学有所成,他未曾忘记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回到家乡,他助力村子发展特色农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周家湾,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