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扇窗口,读懂两会的热点,可以剧透未来的蓝图,找到发展的动力与合作的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堪称两会的注脚,相关的话题,多次占据社交媒体“热搜榜首位”;相关的议题,更是贯穿整个两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人工智能+”、“具身智能”、“6G”等,也是全球科技领域的热词。每一个热词,都凸显了中国的科创实力;每一个热词,也都关联着实实在在的“未来产业”。两会就是风向标。新一轮的科技创新热潮滚滚而来,将带来怎样的“新图景”?让人充满期待。今日聚焦,我们由此展开。 更前沿!新科技开启新赛道 炫酷的中国功夫,你喜欢哪一招?四足机器人“凌波微步”、无人机“飞龙在天”、工业机器人“乾坤大挪移”、人形机器人打太极……小说中的热血江湖,在科技诉说的现代群侠故事中被具化。一则由中国政府网发布的视频《机器人群侠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网络,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度拉满。视频中,不仅展示了机器人的“十八般武艺”,更展示了它们的“用武之地”。卓越的动态能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正是“具身智能”的核心。 这场"机器人旋风"正从荧幕席卷到现实。“重庆造”机器狗“哮天”,在两会现场火爆出圈儿。它能走、能跑、能互动,跳跃、空翻、转体也能轻松拿捏,成功吸引到众多目光,聚焦“未来产业”的落地。 位于重庆渝北区的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出了全球首款“量产防爆四足机器人”,手握专利300多项。而属于机器人的盛大春天,已悄然到来。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创新研发部工程师郑德鹏告诉记者,今年开年以来,他们获得了较往年来更多的关注,目前工厂一直是处于满产状态。 “具身智能”是重庆科创突破的一个缩影。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重庆大力布局新兴产业,为更多的未来赛道留下想象空间。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双轮驱动。两个车轮步调一致,才能行稳致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也被看作是 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变量。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蓝图中,“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两两衔接、互相联动。按照重庆的计划: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台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36%。 更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这个春天,科技创新的“热词”,擦出了闪亮的火花。以“人工智能+”为例,作为“东数西算”的样板工程之一,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最近完成了与DeepSeek系列模型的深度适配,研发出“算力+AI”融合的多样化应用场景。手握大数据的重咨集团,通过DeepSeek打造出AI知识库等应用工具。培育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大体量的国企冲锋在前,是这座城市新的产业生态。科技创新融合产业创新,跑出一座城市的活力。 在长安“数智”工厂,机器臂来回飞舞间,一辆汽车在自动工序下渐渐成型。有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加持,工序交接之间,每60秒就能下线一辆车。重庆另一家车企龙头“赛力斯”,同样拥有类似的生产场景: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工序自动化、质量测试自动化,这里被评为“国家级”灯塔工厂。从“中国制造”叫响世界市场,到充满智能的“中国智造”站上两会C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已成大势所趋。 为打造新的产业生态,重庆不断出台专项政策。新一轮政策 “礼包”,投向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以及研发,均能获得广阔的成长空间。科技创新的热潮,在这座城市里充分涌动。 “两会热词”是新赛道的风向标。去年,新质生产力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制造业产业链上引发热潮。同理可见,“人工智能+”等热词,也将成为竞逐的风口。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正在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策源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浪潮,也被称为“超级跑道”,深刻激发产业之变,甚至是时代之变。对科创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举目皆机遇”。对普罗大众来说,“科技感”将成为司空见惯的“日常风景”,让熟悉的城市变得更美好。 更赋能!科创驱动城市发展 今年春晚分会场上,重庆7分钟让人目不暇接。满满的“科技感”,向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炫”了一把技。跨江大桥上的车水马龙,与桥下的轨道列车上下穿梭;无人机在空中组成的辣椒,呼应着火锅里氤氲的烟火气。780辆新能源汽车组成的光影舞台,智能程序自动变幻。科技与文化融合,讲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礼乐浪漫。科技创新赋能百业,则是这座现代化超大城市“更远的未来”。 走进位于重庆的中药新药创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来自川渝两地的技术人员,正开展创新药物研发攻关。这样的合作,如今已渐成常态。重庆正在加快建设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近5年,重庆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了1.5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西部第1、全国第7。今年的两会,重庆的代表委员们专门对科创中心的提交了建议和提案。可以预见,科技创新将释放出更大的动能,科创主体,将如“雨后春笋”;“国之重器”,还将层出不穷。新的赛道,也将继续开启······创新驱动经济,与城市发展并驾齐驱,也将构建起“未来感”的城市模样。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已成为共识,各地也将竞逐风口。两会释放出科技创新提升能级的新信号,重庆有何提升空间?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涂建军看来,一是以工业元宇宙为基座,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孪生跃迁,实现制造范式从“物理叠加”向“虚实共生”的颠覆性跨越,完成从“重庆制造”到“世界创造”的范式能级提升;二是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全链协同为内核,构建“链主引领-联合攻坚-生态共融”的创新聚变体,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从“西部创新枢纽”向“全球创新策源地”的战略能级提升;三是以“双圈红利”重构创新要素配置,探索建立“科创飞地”“科创特区”等平台,打造跨域科创要素自由流通的“制度性走廊”,推动从“创新要素聚合”向“创新生态裂变”的系统能级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话题不断上热搜、成热点,这句话也随之变得可知可感。宏观上:政策重视;微观上:万众关注。这种“重视”和“关注”正是科技创新最好的生态和土壤。一个普及科学、重视创新的社会,将带来“科创的春天”,也将不断带我们突破想象的空间,看见更远的未来。期待远方,行则必至。 原标题:重庆第1眼|两会掀起科创热潮 重庆看到更远的未来 编辑:蒋婷 校审:王薇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