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春分:万汇生春光

2025-3-20 14:57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春分万汇生春光

文/艾晓林


每年公历 3 月 20 日或 21 日太阳黄经达0°,就是春分节气。》解释:“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时以立春到立夏为春季,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间点,平分了春季,这是春分的第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几乎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气温也随之回升,大地开始新一轮的蓬勃生长。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徐铉的这首《春分日》,就是对春分时节的生动描述。春分,不仅平分了春季,更以独特的天文现象、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彩的民俗活动以及与农事紧密相连的节奏,成为了一年之中最具魅力的节气之一。

春分三候的物语充满诗意:初候玄鸟至,燕子穿越千山万水准时归来;二候雷乃发声,春雷惊醒沉睡的万物;三候始电,闪电划破湿润的夜空。这些自然信号构成了农耕社会的生物钟,指导着播种、灌溉、施肥的每个环节。

此时,西伯利亚的寒潮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黄土高原相遇,宁夏、内蒙古的黄河水冰凌融化猛涨,滔滔奔流。两岸桃花盛开,鲜艳而充满生机,于是,人们赋予它一个美丽的名字:“桃花汛”。

不只有桃花,李花、杏花也竞相绽放,大地变成了花的世界,民间要举行隆重的花朝节舒頔的《劝农文》记:“花朝之日,令出郭,载酒肉为尔农劝者,重农事也……”河南开封的花朝节别具风情。当地有 “花朝大巡游” 活动,人们装扮成花神、百花仙子以及各类与花相关的角色,组成盛大的巡游队伍,沿着古街游行。苏州的女子们会精心制作 “花糕”,用糯米粉、豆沙、鲜花等为原料,蒸制出造型精美、香甜可口的糕点,既是献给花神的祭品,也是家人共享的春日美食。人们还会举办 “扑蝶会”,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间穿梭,孩童们嬉笑追逐,欢笑声回荡在水乡的每个角落,为春日增添了几分灵动。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的礼制。《礼记》记载:“祭日于坛”在春分这周天子带着文武百官到东郊举行祭日仪式。祭坛上摆着牛、羊、猪三牲,乐师演奏庄重的乐曲,百姓们则在田间地头焚香祈福。到了明清,祭日活动在日坛举行,时间是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年岁由官员代祀。现在,日坛公园还要举行“春分朝阳民俗文化节”,增加了文艺演出、非遗体验、民俗讲座等。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项独特而有趣的传统习俗 竖蛋。“春分到,蛋儿俏人们精心挑选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小心翼翼地将其立在桌面、地面当鸡蛋稳稳站立的那一刻,欢呼声和笑声随之响起?这是一件很不容易完成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太阳刚好照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地球的磁场较为稳定,有利于鸡蛋竖立。更多还是因为鸡蛋表面其实并非完全光滑,有着许多微小的凸起,三个以上的凸起便能形成一个支撑面。只要找到合适的支撑点,耐心调整,鸡蛋便能站立。即便不是春分,在其他日子里,掌握了技巧,同样可以成功竖蛋。

  在岭南地区,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一般指的是野苋菜,也叫春碧蒿。这种野菜嫩绿细长,口感清香。这一天,人们便结伴前往田野山间,寻觅那嫩绿修长的春碧蒿。采回的春菜洗净后,常与鱼片一同熬煮,制成“春菜鱼片汤”。人们认为:“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那碧绿的春菜在奶白色的鱼汤中舒展,春菜的清新与鱼肉的鲜美交融,在舌尖绽放出独属于春天的味道,令人唇齿留香。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土壤解冻,正是农作物生长的黄金时期。此时,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农民们抓住这宝贵的农时,开启了新一年的耕种劳作。在北方,冬小麦进入了返青拔节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农民们忙着灌溉、施肥,为小麦的茁壮成长提供保障。俗语说:“春分不除草,秋后苗稀少。” 中耕除草对于农作物生长尤为重要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防止杂草与麦苗争夺养分?南方地区,早稻播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春分也是蔬菜种植的好时机,菠菜、韭菜、生菜等各种时令蔬菜纷纷被移栽到田间地头,等待着收获。果园里的果树也萌动了花芽,果农们忙着修剪树枝、防治病虫害,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春分美景,激发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欧阳修的《踏莎行·雨霁风光》描绘了春分时节雨后初晴、百花争艳、新燕归来的明媚春光,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唐朝诗人元稹的《春分二月中》生动描绘了春分时节阴阳平衡、春雨如丝、雷声隐隐、山色葱茏、林花明艳、燕语呢喃的美好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杜甫笔下"迟日江山丽"的明净,苏轼"春分雨处行"的惆怅,陆游"中分春一半"的哲思,共同编织成春分的文学意象。余光中在《春分》中写道:所有的树都踮起脚尖/争着阅读阳光的手稿,延续着千年不绝的诗心。

唐德宗李适《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中写道:“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春分,既包含着古人对宇宙规律的理性认知,又承载着对生命轮回的诗意想象都市人在玻璃幕墙间追逐光阴,我们吃一口青团,看燕子裁出新绿,纸鸢舞动碧空,让所有美好如期而至。那些深藏在节气中的生存智慧,依然在提醒我们如何与自然达成优雅的和解找到天地的中点,校准生命的姿态迎接生命中最蓬勃的时光。(作者为市作协会员)


主 编:陈广庆

策 划:胡万俊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