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重庆白塔福寿园内松柏凝翠、清风拂面,以“温情追忆 情暖清明”为主题的永川区第三届清明百姓共祭活动在此温情启幕。本次活动由重庆白塔园殡葬开发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永川区民政局联合支持,吸引约100名市民参与。通过绿色祭祀、数字缅怀、文化传承等创新形式,活动既延续了慎终追远的传统孝道,又展现了现代殡葬文明的崭新风貌。 绿色祭祀 鲜花音乐一纸寄语也能表达思念 现场祭祀环节设计精巧,兼具仪式感与环保理念。主祭者恭读文言文与现代文两版祭文,既传承了中华礼制,又以诗意的语言致敬平凡生命的伟大。供桌上摆放青团、时令鲜果与清酒,象征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先人的追思。随后,百余名参与者将写满寄语的浅绿色水溶纸放入“远航的”纸船,随流水缓缓漂远;上百支气球携带着祈福的心愿升空,寓意“春风带去思念”。 王女士分享道:“以往清明祭祀多是焚烧纸钱,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一束鲜花、一段音乐,甚至一纸寄语留言,都能更温暖地表达思念。” 数字缅怀 引入AI技术让亲人音容再现 “我是提供了爷爷奶奶的一个照片,看到他们惟妙惟肖地在跟我打招呼。”在现场,孙女邓女士激动地落泪说道,“好像更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这份亲情,是来自云端的一场‘拥抱’!”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现场,首次引入了AI技术,打造“数字缅怀”特色环节。在德厚厅LED大屏上,通过AI技术,《天堂来信》视频利用智能算法动态复现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让一张张老照片与影像片段,生成温暖的追思短片,令家属动容。 文化传承 时光印记馆里留下“百姓故事” 在园区的客服大厅对面1楼,有个时光印记馆,里面“百姓故事”的专区里,展示着园区里“逝”去故人的故事。 有爱踢球的张本智老人生前最爱的足球,从陈列柜上的足球和颠球项目的挑战书和证书,似乎还能感受到他热爱运动,老当益壮的身影在球场上驰骋。 “致我亲爱的万鑫:1963年,我在永川茶研所与你初遇,你拉二胡的琴声轻盈,歌声温润,我们因一曲《姑娘生来爱唱歌结缘》……”在张万鑫老人的遗体捐献书旁,是妻子龙绮丽在墓碑前抚摸爱人名字的身影。两人用纯粹的爱相互陪伴了彼此大半生,在张万鑫老人捐赠遗体后,龙绮丽老人也签下了遗体捐献书,想以这样的形式追随爱人走过的路。 “我们想以这样的方式记录普通人积极向上的故事,引起大家对美好生命的向往。”重庆白塔福寿园经理刘禹说道。重庆晚报记者 陈丹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审核:何英 主编: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