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抹黄文/甘国蓉 上班的路上,不远处一片明晃晃的黄色骤然跃入眼帘,瞬间将我深深吸引。 沿着那黄色的方向,我跨过两道田埂,来到那片花前。俯身细细打量,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仿佛面对一位久违的老友。 每一朵花儿,都宛如一只金灿灿的酒杯。五片淡黄色的花瓣层层套叠,围成俏皮的喇叭状。花瓣恰似美工用的黄色褶皱纸,质地柔软,纹路清晰可见。花蕊之中,一根花粉柱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宛如坚守岗位的卫士。花朵们娇羞地隐匿在宽大的叶片之下,恰似一群十三四岁的妙龄姑娘,即便极力遮掩,也难掩那青春洋溢的俏模样。我彻底被这片独特的花儿俘获,满心期许,哪怕只拥有其中小小一朵。 时光流转,几个月后,我再度路过此地。恰逢主人正在采收种子,我赶忙上前,表达了自己对这花儿的喜爱。热情的主人笑着说:“这是秋葵,好处可多啦,你拿些种子回去种吧!” 春耕时节,我怀着十二分的小心,捧出那包秋葵种子,轻轻将它们播撒在土地里,浇透水,再仔细盖上土。在我日复一日的殷切期盼中,种子终于破土发芽,这让我欣喜若狂。此后,我隔三岔五就往地里跑,满心惦记着小苗是不是又长高了,新叶子有没有冒出来。秋葵刚出土时,第一对叶子呈椭圆形,随后长出的嫩叶,颜色浅淡,绿中泛着微黄,边缘带着些许锯齿,与蓖麻叶子颇有几分相似。它们的茎干也逐渐变硬,还长出了细细的绒毛。待它们稍稍长大些,我特意找来许多棍子,截成相同的长度,在植株周围插成一圈,为它们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护佑其在生长过程中免受伤害。 秋葵的生长势头极为迅猛,仿佛它们对生活怀揣着无限的激情。这一切变化,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没过多久,茎干上悄然出现了黄色的“精灵”。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开花啦!开花啦!”淡黄色的花瓣与紫红色的花柱相互映衬,为花朵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我急忙掏出手机,拍下美图。发朋友圈时,我特意附上一行文字:“最是那一抹黄,让人陶醉!”侄女秒回:“姑姑,以前你在老家就种过呀!”还加了个偷笑的表情。那一刻,我愣住了,整个人呆在原地。 侄女的这句话,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将我拉回到多年前:在那高高的土坎边,一根粗壮的植株长得齐人高,一片片宽大的绿叶生机勃勃。两三朵娇艳的黄花肆意绽放,下方一圈圈密密麻麻的果实紧紧依偎在茎干上。一个小女孩在一旁,左瞧瞧,右看看,怎么看都看不够。她时而伸出小手轻轻捏一捏那些果实,时而温柔地抚摸着花瓣,时而又跑去端来一盆水…… 此时此刻,我才恍然大悟,为何在田埂上初见秋葵花时,心中会涌起那般熟悉之感。原来,自己多年前就曾与秋葵相伴!那时,在我眼中,秋葵只是一种美不胜收的花,仅供欣赏;而如今,秋葵以食物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成为一道美味佳肴。我独爱秋葵的花,却忽视了它的果实,这不正像是“买椟还珠”吗? 那又何妨?世间之人,有人钟情于“珠”,而我,却钟情于“椟”——那一抹灿烂的黄!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