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秦拓夫:石痴画家谭继文

2025-4-17 10:25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石痴画家谭继文

文/秦拓夫

第一次见到谭继文的画,是二十多年前,我在一家报社担任副刊主编。彼时,他尚无名气,但他的画别具一格。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的那组石头画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石头仿佛在宣纸上活了过来,层层叠叠的纹理间,我似乎听到了大地的低语。我决定用一个整版来刊登他的作品。一位懂画的朋友看了样稿后说道:“此人的石头画里藏着整个宇宙,照此画下去,将来必成大气。”

此后,我便时常在各大报纸和画报上看到他的石头画。其代表作《朗朗乾坤颂中华》《巍巍太行山》被天安门收藏,谭继文成了画坛中的“石痴”。

1977年秋,谭继文从西师美术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一所乡村中学。学校里没有美术课,谭继文便被安排打钟、送报纸,做勤杂工。黄昏时分,他常常站在操场上,望着远处方斗山的轮廓发呆。那些裸露的岩石在夕阳下泛着铁锈红,像一本打开的地质史书。

某日,他仰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忽然想起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那一刻,他决定做个仰望星空的人。回到宿舍,他翻出尘封的画具,夜深人静时,毛笔在宣纸上的沙沙声,像是与石头窃窃私语。

几年后,他调到县文化馆,终于可以专心作画。别人画山水,喜欢画云雾缭绕的远山、飞流直下的瀑布,他却固执地画那些最不起眼的石头。有人笑他痴,他却说:“你听见石头唱歌了吗?”在他眼里,那些沉积岩的纹理是凝固的乐章,是大地谱写了几亿年的五线谱。

方斗山上的石头种类繁多,但最吸引他的是当地人称为“千层石”的沉积岩。这种石头像一本厚重的史书,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迁。他跑遍图书馆,翻遍画册,惊讶地发现:千百年来,竟没有一个画家认真画过这种石头。“那就让我来做这件事吧。”他在日记里写道。从此,他的生命与石头紧紧缠绕在一起。

谭继文常常背着画具走进武陵山深处。有时为了画一块特别的石头,他会在山里住上好几天。土家族的吊脚楼里,老乡们都知道有个“画石头的疯子”。

记得那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他困在山洞里。雨水顺着岩壁流下,在洞口的石头上画出奇妙的水痕。他看得入神,竟忘了饥饿。直到下午三点,才遇到一个卖豆腐的挑夫。那两块被雨水泡过的白豆腐,成了他记忆中最美味的一次午餐。回到家,妻子见他浑身湿透、满脸泥污的样子,心疼得直掉眼泪。他却兴奋地摊开写生稿,那些湿漉漉的纸上,石头仿佛在雨中舞蹈。

“古人有二十多种皴法,为什么就是没有适合画沉积岩的?”这个问题日夜折磨着他。有时半夜醒来打开台灯,在纸上勾画梦中见到的石头线条。2001年,他带着三幅用新技法(他称之为“平行皴”)创作的石头画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美展,全部获奖。当《人民日报》刊登他的作品时,他正在山里写生,浑然不知自己已成名。

2012年退休后,谭继文带着他的石头梦来到北京,在朝阳区租了间工作室,后来又搬到了宋庄定居。每天四五点起床作画,北京的晨曦来得早,他喜欢看着第一缕阳光照在那些未完成的画作上,给石头镀上一层金边。

七十岁那年,他去太行山写生。那里的沉积岩比家乡武陵山区的更雄伟,一层层岩石像巨大的阶梯,直通云霄。他站在山崖边,听着风声在岩缝间呼啸,忽然明白自己这一生在追寻什么。他创作的《石眼观沧桑——太行天河红旗渠》,让无数观者震撼落泪。那些岩石的纹理里,藏着民族的脊梁。

如今,谭继文虽已离开他无比眷恋的世界和满眼的石头,但他用一生创造的“平行皴”已成为中华美术史上的重要一页。他的作品与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一同载入《中国美术百年经典》。他生前说过:“每块石头都在说话,我只是个记录者。”

从方斗山到武陵山,再到太行山,谭继文用一生的时间聆听石头的语言。那些沉默的岩石,在他的笔下化作永恒的记录。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他教会我们:真正的艺术,需要像沉积岩一样,用亿万年的时光沉淀。

(作者供职于重庆新文融媒体有限公司)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