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重庆市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装备入列仪式在大渡口区滨江路举行,7大类3.1万台(套)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将分批配发,这标志着我市应急救援能力再上新台阶,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再添“硬核”力量。 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配发的3.1万台(套)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包含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震地灾、预警监测、通信服务、综合保障、航空救援七大类,将极大增强全市应急管理队伍立体融合通信保障、三维战场态势感知、空天地协同作战、决策指挥和实战救援五大核心能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为我市应对灾害事故、保障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大型水罐消防车、隔离带开辟机器人、沙袋装袋机、中小型水陆两栖救援车、遥控挖掘机、雷达生命探测仪、前突通信指挥车、片区叫应终端、照明无人机等各类应急救援装备设备阵列森严、气势恢宏,应急救援队员身着统一制服、精神抖擞列队集结。 现场整齐排列的前突通信指挥车尤为引人注目,该车具备高机动通过性,配备有线、无线、卫星、窄带等多种通信方式,与后方指挥部实现图像、数据和话音的实时传输,为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可应对全灾种、全类型的通信保障任务,满足灾害事故现场信息传输交互需求,可实现上下贯通、横向推送,对打通救援现场“最后一公里”的应急通信保障有重要意义。同样吸引人的还有整齐划一的水罐消防车,该车涵盖森林消防车、中大型水罐消防车、中小型水罐消防车的功能,主要用于森林灭火及抗旱送水等救灾任务。最大载重50千克的灭火无人机、可搭载至少4种载荷的灾害现场快速三维态势感知装备、最大航时4小时的中型复合翼无人机救援平台、量程4000米的滚石雷达……这些高精尖的应急救援装备设备,涵盖了灾情侦测、应急救援、后勤保障、通信服务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应急装备的先进性、专业性和实战性。 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围绕“全灾种、大安全”应急救援新需求,强化入列即开训,持续完善“人装结合”专项训练计划,大抓练兵备战和专业培训,统筹开展高密度、高强度的实战演练,抓紧抓好分层组训、人装合训和联演联训,快速实现人装融合、多跨协同,确保在高温汛期前形成战斗力。 撰稿:张馨允 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