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茶深受大众喜爱,民间素有饮用老鹰茶生津止渴、吃火锅喝老鹰茶、老鹰茶水冲制火锅、老鹰茶汤泡饭等生活习惯。4月25日,记者从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重庆市消委会”)了解到,为全面了解全国老鹰茶品质状况,向消费者提供客观详实的消费信息,重庆市消委会对全国18 款老鹰茶产品开展了比较试验,其中宁饮川、百年古树和渝鹰3个品牌老鹰茶表现卓越被评为“五星好茶”;鹏芝琳、喜氣、金蒲莲3个品牌老鹰茶表现优良获评四星;山水峨眉、巴云樟2个品牌老鹰茶表现良好获评三星;9个品牌老鹰茶表现一般未获评星;1个品牌在测试中检出农残,不予评分评星。 据了解,重庆市消委会通过线上线下随机购买了18款老鹰茶样品开展比较试验,样品产地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等地,每100克价格从20.0元到275.9元不等。 本次比较试验测试指标包括农残指标、感官指标和内含成分指标三类。 由于目前我国关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主要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1—2022),两项标准尚未制定老鹰茶农药残留限量要求。在本次比较试验中,农残指标检测方法依据《代用茶》(GH/T 1091—2014)中引用的《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检测方法,对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毒死蜱等11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测定。农药残留指标测试结果显示,17个品牌的老鹰茶未检测出农药残留,1个品牌的老鹰茶样品检出农残。针对此问题,重庆市消委会已将测试结果告知相关企业并提示风险。 感官指标测试方法参照了《代用茶》(GH/T 1091—2014)进行检测,同时专业感官评审人员还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对产品的外观、汤色、香气、滋味进行了比较评分。感官指标测试结果显示,17款老鹰茶的感官品质测试结果均符合老鹰茶的特征。其中,渝鹰、宁饮川、百年古树、鹏芝琳、喜氣5个品牌的感官指标表现卓越,其干茶外观显毫、匀净;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鲜爽;滋味浓厚回甘、甘醇。 内含成分指标是指能体现老鹰茶品质优劣的理化指标,采用了茶叶的检测方法和适用的食品检测方法,测试依据有《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T8313-2018)等。测试了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总黄酮、可溶性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咖啡因、水浸出物等12项内含成分指标。 内含成分指标测试结果显示,5个品牌老鹰茶内含成分指标综合表现优秀,分别是宁饮川、老鹰茶、金蒲莲、百年古树和山城。其中总黄酮检出范围为3.20%—26.55%(渝老荫品牌含量最高);茶多酚检出范围为4.4%—17.8%(宁饮川品牌含量最高);维生素B2检出范围为103μg—360μg/100g(渝鹰品牌含量最高);可溶性糖检出范围为3.51%—16.24%(老鹰茶品牌含量最高);游离氨基酸总量检出范围为1.3%—2.0%(山水峨眉品牌含量最高);水浸出物检出范围为23.3%—43.8%(老鹰茶品牌含量最高);蛋白质检出范围为16.4g—25.6g/100g(山水峨眉品牌含量最高)。 8款老鹰茶获评星级 消费提示: 选购饮用老鹰茶要“一看、二闻、三捏、四尝”和“三忌” 根据本次18款老鹰茶比较试验结果,重庆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科学选购、健康饮用老鹰茶时,应做到“一看、二闻、三捏、四尝”和“三忌”。 一、用眼看:老鹰茶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氧气和光的作用,茶叶色泽会逐渐暗沉。若茶叶色泽发枯、发暗、发褐,则表明存放时间较长;如果叶片上有明显的焦点、泡点(黑色或深酱色斑点),说明该茶叶的制作工艺不够成熟,不宜选购。 二、用鼻闻:老鹰茶一般香气纯正、浓郁,随着茶叶放置后香气物质的氧化和缓慢挥发,往往会产生一股陈气味。消费者购买时如闻不到茶香或者闻到一股青涩气、焦糊气,则可能该产品存放了较长时间,应避免购买。 三、用手捏:老鹰茶要耐贮存,必须要足够干。代用茶行业标准和老鹰茶地方标准中均要求水分≤8.5%。受潮的老鹰茶含水率较高,会导致茶叶发霉变质。购买老鹰茶时可用手指稍微用力捏一捏,可捏成粉末状的茶叶水分较少耐贮存;若不成粉末状的说明茶叶已经受潮,含水率较高易变质,不宜购买。 四、尝一尝:老鹰茶的滋味一般较醇和、回甘,汤色橙红鲜亮。如茶汤黄暗混浊,带有霉青味,入口涩苦无甘香,不建议购买。 五、三忌:忌过量饮用,老鹰茶属于凉性茶,过量饮用易出现胃肠道不适应症状,需饮之有度;忌与药同饮,老鹰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与含铁剂、酶制剂药物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效,消费者在服用补血糖浆、蛋白酶、多酶片等药物时不能用茶水送服,在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时,也要注意不用茶水冲服;忌湿热光照,老鹰茶的贮存要遵循密封、阴凉、干燥、避光的原则。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