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王海燕:仪式感

2025-6-17 11:2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仪式感

文/王海燕


午后,我坐在咖啡馆,拿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的作品《素食者》正在看……周末的咖啡馆人虽多,却并不嘈杂。忽然,一对母女走进了咖啡馆,打破了这份宁静。女孩点了杯咖啡,母亲没点任何饮品,在一旁等女孩结账……咖啡在咖啡师的一朵瑰丽的拉花下宣告完成。

女孩拿着咖啡,没有走,坐了下来,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手机。母亲很焦急,对女孩高声呵斥:“我要回去做饭,你坐在这里干吗呀”“拿着喝和坐着喝,不都是喝吗……走,跟我回家去”!女孩说:“我不,我就要坐在这里喝!”店里所有的人,都注视着这对母女。母亲想要强行拉走女孩,女孩拼命反抗,甩开她的手。最后,母亲骂骂咧咧地走了,女孩坐着继续喝咖啡,咖啡店回归了沉静。

这场景,让我想起那些年,跟着父母亲追过的剧《父母爱情》里一个画面,剧里女主人安杰喜欢喝咖啡,她的朋友问:“是咖啡好喝?还是喝咖啡的感觉好?”安杰想了想,回答道:“是喝咖啡的感觉好。”此刻,我就在想那对母女,各有各的倔强,如一堵墙筑起了界限分明的代沟。

兰德尔·柯林斯在著作《互动仪式链》中说:“仪式能够激发情感,而情感又会进一步回应和提升人们对仪式的感觉。”我的脑海里,瞬间就涌现出了“仪式”这两个字。周公创造了周礼,周礼充溢着博大而精深的治理智慧,它把道德从抽象化演变成具象化,用来治理创立之初的国家。而周礼,放置今天的语境即是仪式,通过这样仪式感的过程,让大家体悟这份过程里的庄严、神圣、秩序。

喝咖啡的感觉好,潜在的逻辑就是仪式,而仪式是一种渐进次第的过程,它让我们不再执迷与聚焦于一个功利的结果。

想起那对咖啡馆的母女,母亲有急着去做饭的想法,女儿有对在咖啡馆喝咖啡的仪式感的追逐。

那一年我在街道挂职,和一个街道办副主任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炎热的夏天,他每天穿着短袖衬衣和西裤,皮鞋擦得油光亮。天然,有的同事会穿短袖T恤,而他总是穿着最板正的衬衣。一次,一个部队转业的小伙子,穿着花里胡哨的汗衫,布满四个兜的休闲短裤,脚上穿着沙滩凉鞋……来找那个副主任汇报工作。刚汇报完,副主任马上把他叫回来,说:“你这穿的是什么,太不正式,是四个荷包一样重吗……”其实仪式,有时候充斥着我们每个瞬间。它或许就像早上上班出门,女孩子要化妆打扮,男孩子要西装革履,呈现最阳光的活力、最美丽的热情。

仪式,并非只是那些高大上的穿晚礼服、水晶鞋的聚会演出,或者一杯咖啡、一本书的下午茶,或者每天晨起要在瓷瓶里插上几朵百合、玫瑰。它也可以是烟火气的通勤、日常。像端午假期,悬挂在门前的艾草和摆在餐桌上的粽子;像春节包饺子、中秋吃月饼、元宵做汤圆的美食习俗;像每天早上爱人做的面包、牛奶、咖啡、水果等摆盘的爱心早餐和出门前最甜蜜的问候。仪式的背后是文化,是风俗,是思想,是精神。

(作者系丰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