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资讯 查看内容

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系列科普短片(第六期)——点燃孩子学习内驱力的终极密钥

2025-7-7 13:01 |来源: 原创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黄兴东 :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青少年儿童心理二科主任、厌学门诊主任

近年来,“学生厌学”已成为困扰无数家庭与学校的普遍难题。面对孩子突然抵触学习、拒绝上学的行为,家长们往往焦虑无措。学生厌学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家长又该如何科学应对?我们邀请青少年儿童心理二科主任厌学门诊主任黄兴东解读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与解决之道。

黄兴东表示,厌学实为多重困境的叠加信号高压下的无助感关系网的破损虚拟世界的诱惑隐形的健康挑战等。长期学业压力与过高自我期待叠加,当成绩持续低于预期,孩子极易陷入“习得性无助”认定“努力也无用”的境况。同伴孤立、师生冲突、家庭矛盾(如父母争吵、过度控制或情感忽视等),使孩子将学校环境与负面情绪紧密关联。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即时满足的刺激,不断侵蚀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与专注力。焦虑、抑郁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未被识别的心理或神经发育问题,会显著降低孩子的学习效能。

家长还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以下变化,频繁请假、作业拖延敷衍、迟到甚至逃课反复出现“上学就头疼/肚子疼”等查无实据的躯体不适从开朗变得沉默寡言,或表现出持续的郁郁寡欢、烦躁易怒。

当有以上情况时,家长要注意“三多三少”法则。多倾听,少说教你最近是不是很累?愿意和我说说吗?”开启对话,而非质问与指责。多共情,少比较当孩子倾诉困扰时,先回应“我能感受到你的委屈”,理解其情绪,而非将其与他人对比。多鼓励,少批评关注孩子点滴努力与进步,避免因成绩波动而施加额外压力,让孩子感受无条件的支持而非评价。

当孩子出现厌学表现时这是孩子发出的重要求助信号黄主任强调:“问题核心不在‘厌学’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应对。”当家长用理解替代批判,以陪伴化解焦虑,孩子便能重新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的力量。这份力量,终将转化为他们重燃学习热情、穿越成长迷雾的坚实阶梯。

▲扫码观看,听听医生怎么说

重庆晚报记者 陈丹


编辑:戴林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