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至17日,中国侨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重庆共同主办首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推动“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的当下,重庆发挥区位枢纽优势、内陆开放优势、产业基础好的优势,为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搭建起一座通达全球的桥梁,书写合作共赢的时代新篇。 通江达海,编织全球物流“黄金网”。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区位优势突出,既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枢纽,又是中欧班列的起点城市,长江黄金水道与空中航线在此交织,形成“铁海联运+国际班列”的双轮驱动格局。立体化的交通网络,让重庆从内陆腹地一跃成为世界“中转站”。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直通东南亚;西向,中欧班列驰骋亚欧大陆;东向,长江黄金水道串联起长三角;北向,“渝满俄”铁路班列连接俄罗斯。空中的国际航线网络更是覆盖五大洲,让重庆与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对于华侨华人而言,重庆的区位优势意味着更高效的物流成本、更广阔的市场辐射。无论是东南亚的农产品、欧洲的工业品,还是中亚的能源资源,都能通过重庆的物流网络快速流转。“通道带物流、物流促经贸、经贸兴产业”,重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侨商的目光。 平台赋能,打造国际合作“新高地”。正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让制度创新与平台建设达成深度融合。作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核心承载地,重庆拥有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为华侨华人提供了政策红利与制度保障。重庆不仅是贸易往来的通道,更是规则对接的桥梁。例如,重庆通过“法侨检侨”协作机制,为侨企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通过“一枢纽、两中心、多节点”的开放口岸体系,让侨商能够就近享受通关便利。 集群发展,构筑创新合作“生态圈”。作为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目前,重庆拥有39个工业大类,制造业体系完备,正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重庆在集成电路、智能装备、软件信息、生物制造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吸引着海外侨商的关注。产业为基,更为华侨华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合作场景。当前,重庆的产业政策具有高度开放性。通过“侨建新重庆”系列活动、“渝侨经济圆桌会”等平台,侨商可以深度参与地方产业发展,实现“引资”与“引智”的双重目标。以“产业+政策+人才”的生态圈,生成吸引华侨华人的核心竞争力。 以开放之名,共绘丝路新图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与华侨华人携手共进。当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当传统产业插上创新翅膀,重庆与华侨华人的合作,必将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的活力,共同绘就合作共赢的丝路新图景。 原标题:【渝论】两江评 | “渝”联四海,激活华侨华人合作“新引擎”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