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彤翠云廊 千年迎客柏文/周康平李白笔下《蜀道难》中的“剑阁峥嵘而崔嵬”,说的是剑阁县境内的翠云廊古蜀道,也叫剑阆古蜀道。红彤翠云廊则是剑阆古蜀道的其中一段。 行走在这段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蜀道,映入我眼里的景象,是不断翻新的视觉画面。人们常爱用中间石板路,两旁古柏树来形容翠云廊古蜀道这条长达百多公里的蓊郁苍翠,这种原生态的美,让人沉醉。我惊讶于这段古蜀道的自然景观,比如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的古桥遗址,沧桑不已的亭子,还有古石碑矗立于古道边的那份厚重,这些都会令我的思绪,情不自禁地飘向千年前的旷古时空,那是美美于心的享受。 令我不时驻足停留感怀的,不仅是因为这段古柏树的密集与枝繁叶茂,还在于红彤翠云廊是新近发现和挖掘的一段古蜀道,也是一段被人遗忘已久的古蜀道,原本早已荒草丛生,荆棘遍布。铲除荒草,砍掉荆棘,挖开厚厚的泥土,重见天日的红彤翠云廊,没有沉降,没有凹陷,它以平静的姿态,生动地还原了两千年古蜀道特有的清晰模样:宽敞的古道是平铺的石板,也有不规则的小石块填铺其中,那是秦汉先民们在简陋至极的条件下完成的历史奇迹。 重庆晚报城市推荐官“陈老K”供图 红彤翠云廊,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那棵挺拔于古道边,被誉之为迎客柏的古柏树了。黄山的迎客松,挺立于高峰之上,走过了近千年的岁月。红彤古蜀道的这棵迎客柏,它的树龄比黄山迎客松更为久远。也正因为如此,这棵沿悬崖边生长的迎客柏,树干需两三个大人才可合抱。 站在迎客柏面前,我惊讶地发现,包裹着这棵古柏的褐色树皮,粗糙不堪,皱纹如沟壑一般。风吹之下,一些因干裂而外倾倒的树皮,似乎随时处于坠落的状态。这种苍老的景象,并不影响这棵迎客柏的茁壮成长,它粗壮的树枝伴着高大的树身,不停地向上生长,这就是生命的顽强。 一阵山风掠过,发出的声响,像是来自遥远的问候,带着一股浓郁的深情,那是当年剑阁知府乔钵挥写的华美诗篇:“……两行古柏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