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侵袭山城重庆,导致不少中老年市民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带状疱疹发病风险,此病尤其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危害更大。为提升公众主动防御意识,7月29日,“警惕蛇缠腰,主动更健康”主题科普活动在渝举办,呼吁50岁以上人群及慢性病患者在酷暑下重视带状疱疹预防,做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与医疗美容中心主任 赵恒光 “夏季高温,50岁以上,特别是有慢性病的人群,应高度警惕‘蛇缠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赵恒光教授强调。 带状疱疹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此病毒,约1/3的人一生中会发病。年龄是首要危险因素,50岁以上人群易发且随年龄增长风险剧增、病情更重。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带状疱疹病例数可能超600万。 赵恒光教授指出:“带状疱疹疼痛剧烈,年龄越大,后遗神经痛风险越高,严重影响生活。且约10%的患者会复发。最佳策略是主动预防。我们呼吁50岁以上及慢病患者积极接种疫苗。我院已开设带状疱疹疫苗门诊,提升公众预防意识,期待此模式推广全国。”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王兴胜 在带状疱疹高发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尤为突出。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主任王兴胜教授解释:“慢性病损害免疫和神经系统,降低病毒抵抗力,易形成慢性病与疱疹相互加重的恶性循环。” 王教授分享案例:“曾接诊两位有亲属关系的高血压患者,几乎同时因带状疱疹(均发于额头和眼周)入院。这提示慢病患者在免疫力低下时更易中招。因此,预防至关重要,既要规范管理基础病,也要积极接种疫苗。” 据他介绍,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比普通人高60%。患病后,后遗神经痛风险更高、剧痛更持久,近1/4患者血糖控制恶化,住院风险增加27%。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39%,导致更剧痛、更高管理成本,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王兴胜教授建议:“慢病患者夏季尤需‘主动预防’。健康管理需综合施策: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科学控制血糖血压;及早将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纳入管理方案,与慢病控制形成多重防护。”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 周春碚 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有效的策略,社区是第一道防线。重庆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周春碚介绍:“针对夏季挑战,重庆推出多项便民措施:重医附二院开设‘即诊即防’带状疱疹疫苗门诊;试点‘双处方’制度;线上平台提供预约查询服务;渝北区、江北区等多个区正积极开展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相关惠民政策,助力市民筑牢健康防线。” ▲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鲍教洪 面对夏季高温湿热引发的慢性病管理挑战与疫苗接种需求,为了让更多居民轻松获得免疫保障,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鲍教洪表示,“我们社区积极探索并推出了一系列夏日老年人健康管理创新便民服务:一是推行智能监测,依托健康小屋及智能设施,实现老人健康动态管理;二是组建接种小分队,定时上门提供便捷接种服务;三是实施‘志愿者、家庭医生’巡诊双轨服务,定期上门进行健康评估与专属照护;四是建立黄、橙、红高温三级预警响应体系,为老人提供极端天气下24小时医疗守护;五是开展常态化科普,通过网格员、楼栋长等组织讲座,向老年人和慢病患者普及夏季防护、慢病风险防范及预防接种知识。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有效降低夏季健康风险,助力老年朋友和慢病患者享有高质量生活。” 撰稿:张馨允 活动主办方供图 编辑:戴林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