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新的。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成为第三家国资委直管的汽车央企,与中国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并列。媒体和公众亲切称之为新长安。 8月2日,新长安登上城市无人机灯光秀,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盛典,倒像是一座城市的盛事。不少山城百姓也给出了热烈的反馈——欣喜、祝福、期待、刷屏! 新长安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新央企落地重庆,是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国家队”资源向地方倾斜的鲜明信号。 就汽车企业本身而言,新长安到底“新”在哪里?这不仅是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也是关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大众所好奇的问题。 ▲7月30日,观音桥商圈,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的消息引发市民驻足。/中国长安汽车供图 新在战略优化。 新长安的地位和定位都发生了变化。优化后新长安的战略目标及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国家战略。新长安的诞生,承载着国家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意图。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兵装二级板块”跃升为国资委直管的一级央企,这一身份的转变赋予了新长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调配权。很显然,在国资监管尺度、资源配置优先权、重大决策空间等方面,新长安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这是其发展的全新起点和重要优势。 全球战略。新长安的全球化战略正在稳步推进。过去,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主要以出口产品为主,面临着品牌知名度低、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新长安提出要构建“体系型”全球化战略,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实施“一区一策”战略布局,构建涵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客服、运营在内的全链条全球能力。 以东南亚市场为例,新长安在当地建立工厂,实现研发本地化、供应链本地化和人才本地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2025年,新长安海外销量目标为70万辆,这是其向2030年“海外占比超30%”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 企业战略。新长安展现出了宏大的愿景和坚定的决心。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汽车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各国对碳排放的严格要求,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让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变。新长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新趋势,将战略重点聚焦于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积极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按照新长安的目标,到2030年,整车销量要突破5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60%,并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在新能源领域,新长安提出了“香格里拉”计划,加大在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方面的研发投入。 例如,在电池技术上,长安汽车持续研发高性能电池,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和安全性。预计今年底实现固态电池功能样车首发,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届时将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的问题,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智能化方面,“北斗天枢”计划致力于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智能交互等功能。长安计划在2026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2028年进一步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新长安正在和即将推出的一系列新战略,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真正让汽车插上“隐形的翅膀”。 ▲8月2日,“新韵重庆 长安同行”无人机灯光秀点亮重庆浪漫夏夜。/中国长安汽车供图 新在技术策源。 技术创新是汽车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长安深知这一点。未来十年,新长安将在新汽车领域累计投入2000亿元,在现有2.4万人的科研团队基础上,再新增1万人的科技创新团队。这笔巨额投入将覆盖从底层研发、平台架构、核心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商业模式的完整创新体系,旨在构建“从0到1”的原创技术策源能力。任何核心技术的核心都是人,新长安此举可谓大手笔。 长安汽车预判,未来新汽车就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新长安将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的新能源产品,未来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持续在全球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三大品牌;强化前瞻技术及新兴产业布局,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在前沿技术领域,新长安积极布局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未来业态”。虽然这些领域目前的市场规模还较小,但它们代表着未来交通和出行的发展方向。新长安提前布局,旨在抢占下一代交通生态的话语权。 例如,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将推动汽车从“智能交通工具”进化为“能感知、会思考的移动伙伴”,以解决复杂场景下的用户痛点。预计今年底新长安将完成飞行汽车试飞,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这些前沿技术的突破将为新长安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赛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技术转化效率,新长安搭建了“开放+自主”的创新体系——强化全球研发格局的协同效应,整合国内外的研发资源,形成合力;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加速核心专利的产业化。 例如,长安汽车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同时,新长安还积极与科技企业合作,如与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借助华为在通信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升自身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中国长安汽车供图 新在生态协同。 协同、开放、合作、共赢,新长安更有新气度。 在当今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单一产品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生态系统的竞争。新长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积极突破传统的“厂房”边界,构建“流量+生态”的协同网络,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比如,新长安与海尔集团建立战略合作,探索“流量力+生态力”的多终端协同。双方推动汽车与家电、智能家居的多终端联动,让汽车成为用户生活中的流量入口与生态节点。通过车家互联系统,用户可在车内提前调控家中温度、预约家电工作模式,实现出行与生活场景的无缝衔接。这种跨行业的合作,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也为新长安开拓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新长安的开放姿态吸引了众多合作伙伴的加入。在智能座舱领域,与科大讯飞合作,提升语音交互的智能化水平;在车路协同方面,与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能源服务领域,与充电桩运营商合作,完善充电网络布局。通过与这些合作伙伴的深度协同,新长安能够整合各方资源,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区域战略布局也是新长安生态构建的重要一环。作为总部设在重庆的央企,新长安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参与重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系统工程。同时,通过深化央地合作,带动西部发展,义不容辞融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成为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主力军,为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长安力量。 此外,长安汽车通过自身的发展,也带动了重庆本地汽车产业链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零部件供应商、研发机构等集聚,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新长安还通过“渝车出海”等项目,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通道,将“重庆造”汽车推向全球市场,提升了重庆汽车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8月2日,“新韵重庆 长安同行”无人机灯光秀点亮重庆浪漫夏夜。/中国长安汽车供图 新长安,不忘老传统。 1862年起源于上海洋炮局的长安汽车,1937年西迁至重庆,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重庆这座英雄的城市,这片充满机遇的创业热土,塑造了长安“创新求变、开放包容、科学理性、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 可以预见的是,焕新后的长安,战略牵引更加凸显,资源整合更加高效,科技创新更加聚焦,整零协同更加顺畅,激励机制更加完善,风险防控更加稳健。我们有理由相信,新长安将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为中国汽车参与全球竞争贡献磅礴力量。 新长安,必将成为这座城市新的骄傲。就像重庆人期待的那样,中国长安,长治(智)久安,新长安,使命必达! 原标题:重庆瞭望|新长安,有何新意?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