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资讯 查看内容

中坝岛上的“光明使者”:廖仁昌二十余载守护江心绿洲电力

2025-8-6 20:13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重庆巴南中坝岛,作为重庆中心城区的“菜篮子”,维系着岛民的生活和生计。每日,一篓篓新鲜蔬菜通过轮渡运往市区,在这里,一位默默奉献的电力工人廖仁昌,已坚守二十余载,守护着岛上每一盏灯的明灭。

出生于1972年的廖仁昌,作为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一品供电所的台区经理,他用脚步丈量岛上3.75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这座孤岛从微弱的星火点点,点亮成璀璨的灯火人间。

2000年,廖仁昌进入市南公司工作,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中坝岛,开启了他乘坐轮渡长达二十余载的光明守护之旅。

时光回溯到世纪初,岛上仅靠一台从工厂“借光”的200千伏安变压器勉强支撑。近700户人家、1263口人守着节俭的日子,彩电、空调是稀罕物。随着岛民日子好转,用电需求如春草疯长,电压不稳成为发展的瓶颈,增容刻不容缓。

作为土生土长的“岛上娃”,廖仁昌深知乡亲们的期盼。他与同事们挨家挨户收集诉求,再一趟趟乘船渡江,将岛民的呼声带回公司。设备上岛是与时间的赛跑——笨重的变压器、成捆的线缆需专门轮渡运输。汗水浸透的年华里,变化悄然发生:一台台新变压器渡江扎根,老旧线路被坚韧的绝缘线替代。近年间,岛上新增5变,升级改造了10千伏线路,3台配变增容焕新,4个台区改造升级,103户下户线迁移如缕缕新脉。电流如奔涌的生命力注入江心绿洲,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引擎。

中坝岛4500亩沃土滋养着重庆人的舌尖,2025年,50亩“智慧大棚”如明珠镶嵌江畔。这里,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精准呵护幼苗,水肥一体化管理调配蔬菜“营养餐”,但这一切需坚实电力支撑。廖仁昌成了大棚的“电参谋”。2025年3月,大棚负责人提交用电申请,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闻讯出动,廖仁昌带队登岛查勘,制定“台区增容+线路优化”方案。两天鏖战,汗水滴落新立的16基电杆下,980米新电线在春风中舒展,两只三相电表安装到位。电流接通后,智能系统嗡鸣启动,大棚弥漫现代农业气息。这不仅带来看得见的效益——蔬菜产量提升30%,收益增长近50%,菜农人均年增收过万元——更架起岛民通向富裕生活的金桥。


廖仁昌还是“红岩电小哥”志愿服务队一员,服务半径从保障用电延伸到田间帮扶、农产品推介和困难乡亲关怀。春种秋收,他卷起裤腿助农劳作;一品供电所营业厅里,摆满带着泥土清香的助农蔬菜,传递“电小哥”的朴实爱心。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农电本部党总支书记李耿表示:“我们的‘红岩电小哥’不仅要管好电,更要走进群众心里。”免费上门安检、隐患排查,是他们无声的守护,“以电为媒,做实做精乡村振兴文章”的承诺,被廖仁昌用脚步践行。

一晃眼,廖仁昌从青年成了“廖师傅”,村民们遇到停电或麻烦,都会给他打电话。这份信任来自无数紧要关头的考验:一个暴雨如注的深夜,岛上变压器故障,大片区域陷入黑暗。渡船停航,廖仁昌冒险找到小船,顶风冒雨划向故障点。雨水模糊视线,泥泞裹住双脚,他与同事在应急灯微弱光线下,抢在天亮前恢复供电。浑身湿透的他接过村民热姜汤,憨厚一笑:“莫得事,灯亮了就好。”在这岛屿,他就是坚守的长明灯。

廖仁昌用半生守护,温柔照亮中坝岛的日夜星辰,温暖留守的漫漫长夜。万家灯火永不熄灭,是对他无声奉献的深情回响,也是对故土最沉沉的告白。

撰稿:张馨允

编辑:蒋丽霞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