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关于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部署要求,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打造“智能监测+专班服务+精准治理”的安全监管新模式,全面推进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据悉,截至目前,系统已接入30家重点企业,累计处置预警6023条,及时消除一般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2024年10月,一木制品企业的页面发出多次预警,系统显示该公司“喷淋水压为零”,根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该问题属于重大事故隐患。“最初以为是设备故障,经专班人员现场排查,发现是管路漏水导致水管被切断。”公司安全负责人回忆道,“幸亏系统及时预警,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燃爆事故。” 这正是重庆市创新构建的粉尘涉爆监测预警系统发挥效用的生动写照。该系统实现了对除尘设备、粉尘清理等关键环节的24小时智能监测,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实时采集火花探测、喷淋水压、卸灰周期等关键指标数据。 市应急管理局工贸处工作人员石玉筠告诉记者,该局委托市安全生产协会组织企业代表对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遴选,通过比选确定专业运维团队,提供设备维护、数据分析等全流程服务,建立“预警-处置-复核”闭环流程,避免造成散乱不好管、建设推进慢、设备不运行、预警成摆设等问题,并督导企业及时消除预警问题,确保安全风险适时可控。截至目前,专班已开展现场排查121次,提出系统优化建议41项。 打开监测系统数据统计页面,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清晰呈现各企业的运行状态。市应急管理局工贸处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月度预警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基于对监测数据的系统分析,市应急管理局已建立起一套常态化工作机制:每月定期梳理高频次安全隐患,锁定重点防范风险点;每季度开展整改措施效果评估;每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迭代升级监测系统。“这套机制就像为企业定期体检,能够及时发现健康隐患,开出精准‘处方’,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落地见效。”市应急管理局工贸处处长陈昌华介绍道。 7月20日,监测系统对某压铸公司发出重复预警,市应急管理局工贸处工作人员石玉筠立即启动处置流程。在他的督促下,企业负责人迅速联系运维团队现场排查,次日即查明系打磨系统故障所致。“故障已排除,产线基本恢复正常运行”,企业通过系统平台实时反馈整改进展,形成处置闭环。 这一案例生动体现了新机制的运行成效。监测数据显示,系统预警次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今年以来,从月均800余次降至不足120次,降幅达86.6%。 “今年底,我们将实现金属粉尘企业监测全覆盖。”陈昌华表示,“通过‘线上智能监测+线下精准执法’的有机结合,构建现代化安全监管新格局。” 撰稿:张馨允 编辑:蒋丽霞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