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庆瞭望|让民声决定民生

2025-8-13 11:42 |来源: 重庆瞭望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民声不被听见,民生就难以落地;民意得不到回应,民心就会失去依托。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共绘发展蓝图,离不开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

民声里藏着最真实的诉求,民生中饱含最深切的期待。近日,重庆正式启动“2030,我心中的重庆”建言献策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出谋划策。让民声决定民生,就是要把“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价值坐标牢牢锚定,将民生答卷真正写进百姓心坎里

▲九龙坡区谢家湾派出所民主村社区警务联勤点内,民警在耐心倾听居民的烦恼。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如何让民声更有效地传达?

传达民声,贵在“真”与“达”。真,是原汁原味地反映民意;达,是破除梗阻,直抵决策层。真声音能抵达,民生工程才有根基,百姓的获得感才更实在。但现实中,仍有一些痼疾亟待破除。

比如,选择性倾听。有些地方把“问计于民”搞成“走过场”,有些干部把“听真话”当作“找麻烦”。更有甚者,由此滋生出“点菜式”听民声——偏爱点赞与喝彩,回避“吐槽”“拍砖”,对逆耳之言要么“选择性失聪”,要么“防御性辩白”。

又如,政绩观偏差。当考核指挥棒过度倾向于“显绩”,部分地方或某些干部便热衷立竿见影的工程,对周期长、见效慢的民生“隐绩”反应迟钝。民声若无关“排名”“加分”,就容易被束之高阁。

再如,数字鸿沟阻碍。智能化平台在拓宽民声传递渠道的同时,也让一些不熟悉网络操作的老年群体、农村群众、残障人士陷入“表达困境”。如何精准“打捞”这些“沉默的声音”,同样是必须回答好的一道课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东汉时期王充的这句箴言,至今依然闪耀着治理智慧。重视“草野”之声,畅通民声渠道,本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系统发力:以制度刚性约束“选择性倾听”,以科学考核引导正确政绩观,以精准服务消除数字鸿沟。

真正的治理需要贴着大地,感受冷暖。当俯身倾听的姿态足够真诚,民声的回响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前行的磅礴暖流。

▲荣昌区公安局昌元派出所,市民正在对民警的执法服务水平、态度及办事效率等作如实评价。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民生决策如何真正以民声为依据?

决策的生命力,源于对民声的真诚回应与科学转化。这绝不是简单的照单全收,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最大公约数,让政策既承载个体温度,又符合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要警惕某些决策沦为“长官意志”的秀台。比如,河北某市的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未经科学论证和充分征求意见,搞形式主义“一刀切”,强制商户变更门头牌匾的颜色。其做法造成不良影响,今年4月被中纪委通报批评为“损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

要严防“流程空转”消解民意价值。一些地方虽然在决策前按要求开展调研、座谈会、听证会等,收集到大量民声反馈,但最终决策方案要么对核心诉求视而不见,要么仅做象征性调整。表面上按章办事,实则将民意拒之门外。

回避民声,就是背离初心;回应民意,才能托起幸福。当真实诉求在层层流程中“变形”“蒸发”,消耗的不仅是民众的参与热情,更是政府的公信力。任何回避、扭曲民声的决策,本质是脱离群众的表现。善于汲取民智、凝聚民力、纾解民忧,决策才能获得更加深厚的支持力量。

当然,这要求决策者具备从海量诉求中提炼真知、凝聚共识的能力,更需建立健全常态化、系统化的民意收集、分析、反馈闭环机制。用如履薄冰的敬畏感对待每一份诉求,以枝叶关情的细腻度回应每一个期待,唯有如此,才能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感。

▲在沙坪坝区沙坪坝街道一心村社区的居民议事会上,社区书记正认真听取居民关于民生热点议题的意见建议。特约摄影 孙凯芳 摄/视觉重庆

如何保障民生工作按照民声的方向推进?

民声不能止于“听见”,民生必须见于“改变”。听,就要听最真实的呼声,哪怕逆耳;做,就要做最实在的改变,哪怕艰难。

从“可听可不听”到“必须听”,从“可办可不办”到“必须办”,杜绝“建议止于会场”“承诺悬在空中”,用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工作实绩,让每一份民意都收到回音、见到实效,才是对“民生为大”最有力的诠释。

责任可量化。承诺能否兑现,诉求是否回应,最终要靠可感可知的量化成效来证明。可通过设定科学指标、公开晾晒进度等,让“办没办”“好不好”一目了然,形成倒逼机制;让“必须听”“必须办”从承诺变为可衡量的行动,确保民声落地有声、民生改善有形。

监督刚性化。推动民生工作依民声而行,刚性监督不可或缺。要破除监督“软、虚、弱”的难题,构建全链条、可追溯、强问责的刚性监督体系。对漠视民意、敷衍塞责、执行变形零容忍,用严厉的督查考核和精准的问责追责,让每一项民生承诺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评价群众化。政策好不好、实事办没办,由受益者说了算。应推动评价主体下沉,让政策受益者、服务对象等“阅卷人”成为评价主角,通过满意度调查、第三方测评、公开评议等方式,畅通群众发声渠道,真实反映民生政策“最后一米”的落地效果。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

当每一份民意都驱动改变,当每一项承诺都落地生根,“党和政府要干的”和“老百姓心里所盼的”便会同频共振,发展的航船才会拥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原标题:让民声决定民生

编辑:戴林

校审:周圆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