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号子:舞台上的赞歌刘乾羽 重庆第一双语学校初2026届12班指导教师:邹仁波川江号子,人类与自然抗争的灵魂赞歌。 ——题记 在重庆的一个小角落里,太阳已经收起了光芒,但舞台的聚光灯再一次点亮了整座剧院,观众们陆续就座,这部川江号子拉开了序幕。 “嘿咗!嘿咗!”剧场顶灯骤然熄灭时,那穿透黑暗的号子声像一柄钝斧,劈开了满场的喧嚣。我攥着发烫的票根,在震耳的鼓点里忽然明白,这趟特意赶来的川江号子表演,要比想象中更灼热。 十余个身着靛蓝短褂的汉子踏着碎步登场,腰间的麻绳随着动作轻晃,活像刚从纤道上走来。为首的号工位居舞台中央,沟壑纵横的脸突然绷紧,喉结滚动间迸出一声穿云裂石的呼喊:“哟——呵!”刹那间,汉子们弓起脊背,将沉重的纤绳扛上肩膀,双手紧握成拉纤的姿态,伴随着号子声,脚步在木质地板上踏出闷雷般的节奏。 号子头的声音忽高忽低,时而如湍流撞击礁石,时而像漩涡里打转的木桨。后排的年轻演员们应声附和,胸腔里共鸣出的号子声裹着水汽,仿佛能看见江水的浪花在舞台上飞溅。当表演到闯滩段落时,他的额头青筋暴起,声音里渗着嘶哑的决绝,仿佛真有一艘沉重的木船正卡在滟滪堆前。两侧的演员们身体倾斜成四十五度,纤绳仿佛勒进了皮肉,号子声里混着喘息与呐喊,竟让前排的几个孩子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拳头。 尽管渡过了险滩,可是前方依旧充满不测。舞台上的灯光暗了下来,而后一声惊雷扰乱了纤夫们的节奏。最前面的号子头向身后喊着:“大家加把劲,我们拉到前面靠岸!”纤夫们唱起了节奏更快的号子。这一刻,他们仿佛位于波涛汹涌的长江中,迎面而来的狂风掀起了层层巨浪,脚下的暗流阻止着他们前进,漫天的水雾遮蔽着他们的视线。而在这一片迷茫之中,为纤夫们指引方向的只有那近乎嘶哑的号子。当一声声沙哑又充满力量的号子回荡在剧场,让我也充满了干劲。风浪过去,纤夫们终于到达了码头,围坐在一起吃着火锅喝着酒,笑谈着来路的艰辛,一路上的种种困难此时也化为了一句句玩笑,萦绕在火锅店中。 那次演出已经过去很久了,每当我路过江边,虽然纤夫的身影早已不见,但那“嘿咗!嘿咗”的号子声始终在我耳边回响—— 如生生不息的春雷。 小编点评 小作者有多认真看这次表演?当川江号子喊起那一刻的震撼,当纤夫们闯滩时遇到的暗流和展现出的力量,都在致敬抗战时期,川江之上,那群赤裸上身,用性命拉动的物资的纤夫们,一如生生不息的春雷,让人热血沸腾。 编辑:杨雪 美编:钟柳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