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伏天文/王明凯三伏天,酷热难耐。正值暑期,要陪小孙女练字,便放弃了外出避暑的打算,每天在热浪里来回穿梭,汗水淋漓。头两天还信誓旦旦,每天在小区里走7000步,不是说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吗?慢慢就不行了,天越来越热,被蚊虫叮咬,又得了荨麻疹,擦了半个多月的水水药,先停了晚间的走路,又遇上连晴高温,索性连早上的走路计划也按下了暂停键。 每天陪孙女练字,走拢教室满头大汗,教室外没空调,只能在走道上吹风扇。我在风扇下掏出手机查看天气预报,好哇好哇,还有五天就要下雨了,第二天再看,变成了还有六天,第三天再看,变成了还有七天,我的目光一下子就耷拉下来……期盼已久的雨,终于还是下了,看着噼噼啪啪的雨点,心里感到安慰,心想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可没想到,盼了七八天的雨,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不到20分钟就戛然而止了,艳阳天卷土重来。 天太热,练字房放假了。我想这下可以出去避暑了,家有避暑房在仙女山,凉爽,鸟语花香,想想都惬意。可老婆不干,说那鬼地方,买菜要下一匹坡,买好了回家又要上一匹坡,累死人了,加上今年也住不了多少天了,算了。山上的朋友接二连三打来电话:这么热,怎么还不上山?快上来歇凉喝小酒。我说来不成了,陪太子攻书哩。朋友们深表同情:喝点绿豆汤,吹吹空调吧,一咬牙也就过去了。 绿豆汤没有喝,空调却吹得不少,白天在客厅,有大空调,晚上在卧室,有小空调。这年月,在我们这样的火炉城市,谁家离得了空调呀。想想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连电风扇都很少见,哪有什么空调呀?人哪,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而恰恰就是空调这宝贝疙瘩,既救了我又害了我。救了我,是说这个三伏天,它没让我热成张着嘴巴出气的翻泡鱼,害了我,是说它让我得了一场空调病,一天24小时,都在空调的护佑下度过,吹得我头昏脑胀,周身发软,后来全身都酸痛无力,虚汗一股股往外冒。到楼下药房买药,售货员说是风热感冒。我自嘲,什么风热感冒,就是空调病。摁到散利痛连吃了两三天,出了一身又一身冷汗,才慢慢恢复了元气。 练字房一周的假期一过,又开班上课。本来不想去了,细想又不划算,钱都交了,不去不就白白浪费了吗?打起精神,顶烈日,战酷暑,又来回穿梭于滚滚热浪之中。去时一身汗,回来还是一身汗,中途除了吹电风扇,还摇着手中的荣昌折扇,可依然是汗流夹背,让人想起先前发过的一首小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个暑字/被译成盛夏黎明前的黑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我的老天爷啊/谁能呼唤出一场雨/去滋润那嗷嗷待哺的生灵/去浇灌那焦渴难耐的禾田…… 好在小孙女比我坚强,天天戴着太阳帽,顶着烈日高高兴兴上课下课,好像从未感觉到热和累,而且学习认真刻苦,横撇竖捺练得一丝不苟,回家还要完成家庭作业。一个多月过去了,小有进步,她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五角星”标识,用来换了自己喜欢的小彩蛋、小青蛙、小陀螺和遛遛球之类的小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她说要是下个假期再来练字,希望多得些“五角星”,积攒起来去换一个装上电池就能哗哗哗冲刺的小跑车。 老师告诉我说,孩子进步大,再坚持练两三年,她的字一定能写好的。听了老师的表扬,我心里像吃了冰糕一样凉快,心想这一场“夏练三伏”,值了。末伏即将过去,它标志着小孙女的暑假快要结束了,虽然秋老虎余威尚存,但已属强弩之末,马上就有一场秋雨正等待着登门拜访。念此,心里泛起凉意,嘴角扬起微笑,呵呵,今年这个三伏天,咋就这么短呢!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