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幻象,而是现实社会的网络映射,是群众观点的集中体现。每一个热点话题背后,都连着民众的切身利益;每一次舆论发酵,都折射出社会的深层关切。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如何科学引导舆情、凝聚社会共识,不仅考验着执政智慧,更成为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 ▲5月17日,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新闻发布与舆情应对”分论坛会场。徐想 摄/国新网 善引舆情,要把准社会脉搏。 舆情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其中,既有对热点问题的理性探讨,也有对公共事件的情绪化表达;既有对现实问题的客观反映,也有对民生诉求的热切呼声;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热情赞美,也有对不良现象的尖锐批评;既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也有扭曲夸大的不实信息……每一条评论、每一次转发,都是民众参与社会事务、表达自身观点的具体体现。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以平常心看待舆情,以敬畏心对待民意。 舆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舆情、引导舆情。在信息闭塞的周朝,人们主要通过“道听途说”交流信息、发表观点;但智慧的先人依然认识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并告诫帝王,“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准确认识舆情,是引导舆情的前提。正所谓“民各有心,勿壅惟口”,堵得住悠悠众口,堵不住人心向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传播、观点广泛聚合,再想用封堵的方式应对舆情,不仅无效,还会起反作用。 热点舆情体现群众关切,反映社会情绪,关系社会稳定。有时候“杂音”虽然刺耳,却是社会痛点的真实反馈。只有善于从舆情中发现真问题,在吐槽里看到服务短板,在批评中找到改进方向,才能将舆论压力转化为治理动力。 引导舆情从来就不是封堵声音,而是疏通思想;不是回避矛盾,而是解决问题;不是简单说教,而是价值共鸣。“决之使导”“宣之使言”,就是要让热点事件得到理性关注,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理性对话找到表达渠道。 善引舆情的真本事,就体现于在错综复杂中还原真相,在观点碰撞中凝聚共识,在民意反馈中完善治理。 善引舆情,要站稳人民立场。 重视舆情,敬畏民意,并不意味着放任舆情。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自古有识之士就很擅长用童谣、谶纬来打舆论战,而今有更多的人为了吸睛、牟利目的,利用乃至挑拨舆情、操纵舆论。 舆情不是单向传播的产物,而是多元主体互动博弈的结果。互联网时代,普通人的声音能瞬间被放大——错误观点得不到辩驳,就会疯狂侵蚀人心;极端观点不去引导,就会加剧社会撕裂。 舆论场上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思想观点相互碰撞激荡。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场,越是真伪难辨,越需去伪存真;越是泥沙俱下,越需浪里淘金;越是价值多元,越需立场坚定;越是众说纷纭,越需一锤定音。 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面对舆情,总认为少说少错,习惯于保持沉默,殊不知有时候少说、不说,就是大错特错;还有些领导干部总认为出了问题后,掩盖问题、消除批评就是维护地方形象,殊不知遮丑护短、粉饰太平,只会给人们留下知错不改、沆瀣一气的不堪形象…… 面对舆情危机,回避问题、掩盖矛盾,不仅不能化解舆情,反而可能激发更大的舆情。热点事件一旦发生,相关部门如果不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以良币驱逐劣币,谣言和不实信息就会乘虚而入,给后续的舆情引导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有时候,面对舆情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亮出态度,也是一种责任。只要站稳人民立场,网民关切、存疑的热点问题就没有查不清、道不明的。 善引舆情的真本事,就体现于在众声喧哗中听得清主流声音,在意见多元中把得准正确方向,在舆情汹涌中稳得住民心所向。 善引舆情,需要用好传播规律。 面对舆情,放任自流必然导致价值混乱,简单压制只会加剧对立情绪。唯有主动引导、有效引导,才能弘扬主流、纾解戾气。高效舆情引导,关键就在于赢得共情、实现共鸣、促进共识。 要做好舆情研判。打好主动仗,才能把握主导权。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舆情感知能力,精准应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狂风于“青蘋之末”,抚大浪于“微澜之间”。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强化与主流媒体、商业平台的协同合作,构建新时代舆情引导能力体系。要深入分析舆情的发展态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引导策略,稳步推进舆情的化解。 要第一时间发声。舆情引导贵在神速,重在鲜明,拖延沉默、态度模糊只会让小问题发酵成大热点。面对舆情,相关部门要通过合理层级“第一时间”发声,“先入为主”防止信息真空,“态度鲜明”引导公众预期,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引领。主流媒体必须不断提升定调引领能力,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敢于发声,及时表明立场态度,有效引领舆论走向,起到“定音鼓”、风向标作用。 要主动设置议题。被动回应只能疲于应付,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变应对为引领。相关部门要敏锐捕捉社会热点问题,针对群众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要提前谋划、主动发声、权威解读,积极引导舆论走向。要切实增强议题设置能力,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不断提高传播实效。 要讲究方式方法。舆情引导是一门复杂而精妙的艺术,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讲求艺术、改进方法,围绕关切解读政策,针对问题解疑释惑,把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要推进理念话语方法形式创新,将主流价值植入到算法之中,用大数据打破“信息茧房”,让正能量赢得大流量。 善引舆情的真本事,就体现于让理性的声音响彻网络,用真理的力量涤荡人心,在众声喧哗中奏响时代主旋律。 善引舆情的真本事,归根结底就体现在对舆论规律的把握,对民众心理的理解,和对时代脉搏的感知。这是治国理政的必修课,也是现代社会的软实力。 原标题:善引舆情是真本事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