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资讯 查看内容

43℃高温下的“钢铁医生”:焊枪下的守护与汗水

2025-8-27 16:23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清晨,山城重庆的薄雾尚未散尽,重庆西车辆段兴隆场站修车间内,车体班组熔接工喻冬飞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作为西南地区重要铁路编组枢纽的“急症室”,这里每天要为待修的电煤列车、粮食运输车等进行精密“修复手术”,而喻冬飞手中的氧气焊枪,便是守护“钢铁巨龙”健康的关键“手术刀”。

指尖护“武器”,筑牢安全“第一线”

班组点名会后,喻冬飞的第一项任务是设备点检。他专注地检查着每一个氧乙炔接口、管带和氧气焊枪,指尖划过设备的动作娴熟而专注。“这些设备就像战士的武器,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容不得半点马虎。”他轻声说道,眼神里满是严谨——这是保障全天作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他多年来坚守的职业准则。

(重庆西车辆段职工喻冬飞正在对氧乙炔接口进行点检作业。陈昶旭摄)

顶“蒸笼”热浪,细除车辆“病灶”

上午9时,库内温度已攀升至35℃,对讲机里“螺栓”的指令刚落,喻冬飞便拎起焊枪奔向工位。当天,他要处理8辆存在严重破损的货车,其中一扇严重变形的车门亟待修复。“重载运输久了,车辆难免局部损伤,不及时处理,长途运行中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他指着破损处解释,专注的神态宛如经验丰富的医生,细致判断着车辆“伤情”。10时许,库内温度升至38℃,叠加焊接作业产生的热浪,现场俨然一个“蒸笼”。“噗”的一声,蓝白色火焰猛地窜起,在钢板上划出炽亮的切割线。高温瞬间染红了喻冬飞的脸颊,汗水顺着额角淌下,浸湿了安全帽下的头发,又沿着脖颈滑进厚重的工装,后背很快洇出一大片深色汗渍。他却顾不上擦拭,目光紧紧锁定焊接口,确保每一道“缝合”精准无误。

重庆西车辆段职工喻冬飞正在进行货车扣修车门圆销切割工作。陈昶旭摄

作业间隙忙统筹,转身专注团务活

中午12时,喻冬飞拖着疲惫却挺直的身躯回到休息室。脱下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竟能拧出半碗水来。作为车间团支委,组织青年突击队活动、统计青年积分、筹划主题团日等琐碎却重要的工作,早已被他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作业间隙。“青年职工的成长,也是车间战斗力的一部分。”他一边梳理台账,一边说道。

重庆西车辆段职工喻冬飞正在进行车间团支部青年积分统计工作。陈昶旭摄

43℃下的“精准正骨”与细致收尾

下午2时,一天中最热的时刻,作业现场温度接近43℃。喻冬飞正专注于一辆扣修货车的车体配件烤调作业,焊枪喷出的热浪扑面而来,令人窒息。“烤调就像给配件‘正骨’,温度不够达不到效果,过高又会损伤材料,必须恰到好处。”他边擦汗边解释,每一个动作都因高温变得格外费力,眼神却始终坚定。傍晚5时,检修工作接近尾声。喻冬飞仔细清洁氧气焊枪、归置工具小车,将其整齐摆回指定区域,又逐一检查氧乙炔管路阀门是否完全关闭,确保不留任何安全隐患。做完这一切,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重庆西车辆段职工喻冬飞正在进行货车车门搭扣切割作业。陈昶旭摄)

次日,当第一缕晨光洒向车间,他还会准时出现在岗位上,开始新的忙碌。正如喻冬飞所说:“铁路平安出行的背后,是大家全力以赴的各司其职,只有确保这些‘钢铁巨龙’安全驰骋,我们心里才真正踏实。”

(重庆西车辆段职工喻冬飞正在进行切割作业前的准备工作。陈昶旭摄)

通讯员:陈昶旭、龙文泉

编辑:蒋丽霞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