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李春花的父亲离世,丧礼办完后,亲戚陆续离去,喧闹的堂屋顿时安静下来。夕阳照射下,看着母亲端着小板凳坐在堂屋前落寞的背影,让李春花感到一阵心酸。她与姐弟商量后,决定辞去稳定的幼师工作,回到老家云阳县的村里陪伴母亲。恰逢当地政府实施“本土人才”培育计划,旨在吸引像春花这样的年轻人回乡建设,为村“两委”储备人才。李春花顺利通过选聘,有了新身份和新平台,她开始思考,如何切实为家乡做点事,改变当地老人们的生活…… 一部手机改变了乡村生活 春花家的村子交通不便,老人们想买农具,需要先走好几里路去镇上,镇上没有,还得托人去县里买,有时候一耽误就是大半个月。 这天,同村的黄妈准备劈柴烧火做饭时,发现惯用的老斧头、铁尖头豁了个大口子,不顶用了。她想着等春花回家,让她帮忙在平时提到的“拼多多”上看看。 考虑到老人节俭,且斧头柄还能用,春花掏出手机点开拼多多:“我看看有没有单卖斧头尖的。”她在农具分类里一搜,还真有专门配旧斧头的“劈柴尖”铁块!选好型号,只花了8块8毛钱,手指点几下就完成了下单。 三天后,包装完好的劈柴尖送到。春花拿过来往黄妈那旧斧柄上一套,尺寸严丝合缝!黄妈挥舞了两下斧头,扬起的嘴角就没落下,连连赞叹道:“哎呀,这么快就到了,跟新的一样好使!真方便啊!春花,你这主意真灵!” “村里的老人要买东西,得走两小时山路去镇上赶集。现在好了,拼多多上的东西品类齐全,价格也实惠,直接包邮送到镇上快递点。”李春花感受到,像拼多多这样的平台正在将资源和物流向乡村倾斜。 ▲李春花正在教村里老人使用“拼多多”。程艺辉 摄 回村工作近一年,春花用一部手机,帮山里的老人过上了更方便的生活。 小电驴上的幸福“中转站” 春花生活的村子,目前有300多名老人留守,30岁以下的年轻人加上春花仅三人,另外两人还在读初中。春花回村后,成为了离家远行的年轻人“托亲”的对象。 今年初,李永明的儿子将他78岁的父亲托付给李春花,因其父亲患有偏瘫,出行不便,日常需要服药,平时还得时常注意营养的补充,李永明的儿子怕老父亲不舍得买牛奶,拜托李春花日常帮忙采购牛奶。 村里没有超市,对比下来,春花发现“多多买菜”不仅次日达,价格还更实惠。“春花帮我们买的牛奶跟镇上的一样,但更实惠,吃完了随时买,第二天就到了,很方便。”李爷爷告诉记者。 村里总是没有秘密的,李春花的事迹最终还是“走漏了风声”,村里好多老人都找春花帮忙代购,她也总是耐心地帮他们用手机下单,骑着小电驴一趟趟往返村镇取快递。 春花说,她现在就像是幸福的“中转站”,帮村里老人们取快递和寄快递的时候,透过包裹也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李春花将在拼多多上“代购”的电器送到老人家里。程艺辉 摄 让互联网的红利“既进得来,也出得去” 住得近的老人,遇到问题时拐几个弯儿就能找到春花,住得远的,只能在春花每次贴村里宣传标语时碰到了才能帮下忙。于是,春花决定上门教大家“网购”。 李春花的第一批“学生”是母亲和黄妈。她手把手演示,从下载拼多多APP开始,教她们搜索商品、查看评价、比较价格、用大字体模式、甚至利用语音输入功能。她让老人们自己上手体验,一步步消除老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担忧,让他们体会到网购的便捷和实惠。 “因为我自己平时也喜欢网购,对比过几个APP,操作下来觉得拼多多最简单,对老年人最友好。”春花告诉记者。 她发现,一方面可以在微信里直接用小程序登录,购买流程简便,不需要凑单和复杂的比价,简单易上手;另一方面,平台售后对老年人更友好。老人遇到问题找不到申请售后的入口,拼多多会根据消费者和商家的对话信息及时跟进处理售后问题。 “你看,像拼多多这么大的平台都没有放弃这些老人,我怎么会因为一遍教不懂就放弃他们。”当问到教老人时如何保持耐心时,春花这样回答。 春花还制作了“拼多多购物五步法”的步骤图,给老人贴在家里,方便老人下单时随时参考。从日用百货到家用电器,村里的老人们跟春花学着一键拼单,电商正悄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本土人才”,春花经常参加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会”。她了解到,拼多多近年来持续通过“百亿减免”“千亿扶持”计划等举措,向中西部的县域乡村倾斜资源,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这坚定了她的想法,将来在拼多多上开一家网店,把乡亲们的血橙卖出去,真正让互联网的红利“既进得来,也出得去”,带动乡亲们增收。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陈娟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