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渝中区解放碑,众多游客在此拍照留影。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1947年10月建成的抗战胜利纪功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红岩村。(资料图片) ▲2025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掩映在翠绿中。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80多年的光阴荏苒,让山水环绕的重庆,沉淀出两种个性鲜明的精神底色——浸染在硝烟里的血性,闪耀于繁华中的从容。 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当日军轰炸机撕裂重庆上空时,千余个防空洞化为守护生命的壁垒。岩洞深处,兵工厂的机器昼夜运转;隧道群里,数十万重庆百姓以“愈炸愈强”的意志书写不屈的历史。 ▲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资料图片) 硝烟散尽,防空洞迎来新生。昔日的求生通道如今飘散出火锅的麻辣鲜香,防空洞书屋的温暖灯光映照着时空的宁静,“洞舰1号”的探秘之旅更是引发游客们的啧啧惊叹……那些“战争记忆”已悄然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独特印记。 ▲2025年6月18日,渝北区,众多食客在防空洞“地下之城”火锅店享受美食。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长江的波涛,同样映照着两重时空。 1938年深秋,在日军轰炸机盘旋的死亡航道上,卢作孚创造出“分段运输法”,昼夜抢运宜昌江岸堆积如山的9万吨物资与3万同胞。民生公司116名职工为此牺牲、61名职工受伤致残,而运输从未中断一刻。 ▲抗战时期,川江双轮驱动的木船运输。(资料图片) 80年沧桑巨变,昔日的血火航道如今已成为黄金水道。“沪渝直达快线”深入长江流域腹地,持续释放黄金水道效能;果园港铁水联运枢纽已成为“世界的中转站”,卢作孚船队的航迹,已延伸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国际物流大动脉。 ▲2024年5月11日上午9点,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创新5”号经过重庆中心城区长江水域,驶向终点江津珞璜港。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珊瑚坝沙洲亦上演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这座枯水期显露的江心岛变身季节性机场,既开辟了往返大后方各地的航线,又承接起驼峰航线运到重庆的战略物资,还远航至印度汀江、缅甸仰光乃至中亚的阿拉木图,承载着一个民族绝境求生的坚定信念。 硝烟散尽80年后,珊瑚坝仿若一枚翠玉镶嵌于“两江四岸”之间。绿意葱茏,百鸟翩跹,这里已成重庆中心城区湿地鸟类最丰富的乐园。 ▲兵工署第五十工厂在防空洞内生产情形。(资料图片) 当“山城洞天”的灯火映亮岩壁旧痕,当集装箱巨轮驶过民生公司船队血染的航道,当飞鸟的剪影掠过珊瑚坝昔日的跑道——这座历经历史上最惨烈轰炸的英雄之城,正以沧桑巨变回应那段烽火岁月,以“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勇毅前行,开拓创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这座英雄之城,既能撑起危难时刻的天空,更能在雄奇山水间开创出一个兼具“山水魂”和“时代韵”的新韵重庆。 原标题:人民的抗战|沧桑巨变 英雄之城谱新韵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