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清晨,重庆市轻工业学校新建2号学生宿舍的楼道里,已经传来学生们打开热水龙头的清脆声响——温热的水流稳定涌出,是对重庆燃气集团北碚分公司项目团队三个月的汗水与坚持的肯定。该项目是重庆燃气北碚分公司从传统燃气供应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关键一步,系统采用的智控和余热回收技术,在为学校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展现了综合能源服务的优势。 探索实践:充满未知与挑战 在北碚分公司刚投标时,面对多年深耕商用热水系统、手中握有数十个成熟案例的竞争对手,他们并不被多数人看好。然而客户很快就察觉到,这支团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执着——从首次现场踏勘起,他们就极为投入。团队负责人刘恩博始终强调“不拼低价,要做就做优服务”,在暖通设计、燃气适配和智能控温等关键技术环节,他们反复推演、多方求证,用大量实地调研和细节校验,一步步夯实方案的可靠性。客户感受到的,是一种近乎倔强的严谨,即便起步并不占优,却依然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得经得起推敲。 ▲项目现场踏勘 绿色守护:低碳校园的热水方案 在方案推进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了不少挑战。面对162间宿舍、近八千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以及每天近60吨的热水需求,如何设计出既稳定又高效的供热系统,成为团队日夜攻坚的重点。团队成员反复测算用水规律,结合学生集中使用的时段,不断调整设备选型和系统架构。最终,团队选用多台冷凝式超大流量燃气热水设备组成并联系统,在保证出力的同时,也兼顾了能源效率和环保要求。每台设备均配备高效回收装置,能够利用废气中的余热提升整体能效,显著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这一方案从设计到落实,团队克服了大量技术细节与现场条件之间的冲突,不断优化管路布局与控制逻辑,在确保热水稳定供应之余,也实现了低碳环保的运行效果。 ▲热水系统水箱基础施工 科技赋能:降低项目建设运营成本 这套热水系统运行稳定,不受天气变化影响,即使单一设备出现故障时,仍能保障热水正常使用,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该系统搭载智能微电脑控制,可实现全天候自动恒温,热水即开即来,彻底告别了等待水温升高的烦恼,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系统电子并联模块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根据所需热水流量智能调节设备开启数量与输出功率,在保证热水稳定供应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实现了高效节能的运行效果。 铁军出征:错峰施工的“时间巧劲” ▲热水系统管路焊接 2025年8月的北碚,连续高温将整座城市变成了巨大的蒸笼,项目经理李力正带着施工队进行燃气管道焊接。“焊接时管道表面温度超过60℃,戴着手套摸上去都烫手,这活儿不是硬扛能成的,得找破暑的密码。”焊工陈师傅回忆道。为应对极端高温,项目组实行“干两头歇中间”的弹性工作制:早上6点开工,赶在烈日最毒之前收工;下午5点复工,一直忙到晚上8点。项目组抓住早晚两头相对凉爽的时段,既避开了高温峰值,也全力保障工程进度。作业点配备了移动遮阳棚、充足的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工人们笑称这是“蒸着桑拿搞建设”,语气中带着几分豪迈。他们用汗水与智慧,稳扎稳打,展现出不畏艰难、科学作战的硬核担当。 党建引领:推动项目攻坚克难 ▲热水系统已完成调试 面对工期压力,“红岩燃小兵”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项目骨干刘春连续多天坚守现场。每天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他就蹲在机组旁,对照图纸仔细核对,即使工装后背湿得能拧出水,他还坚持现场指导安装人员,反复强调:“这系统是并联机组,管线多、接口密,容不得半点差池。”8月31日,随着最后一台热水器完成调试,2号学生宿舍商用级中央式燃气热水系统正式通气。当第一股热水喷涌而出时,项目参建人员如释重负,在场的校方代表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场高温下的攻坚战,是北碚燃气人“服务民生、奉献社会”的生动写照。他们用汗水诠释责任,以担当铸就品质,在巴渝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燃气华章。当夜幕降临,学生宿舍的灯光次第亮起,那一抹抹温暖的蓝色火焰,恰似重庆燃气人炽热的初心,永远跳动在城市的血脉之中。 编辑:戴林 审核:万里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