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发布消息,当日凌晨,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地下30米的隧道深处火花四溅,当最后一对钢轨严丝合缝地连接在一起,标志着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工程实现全线轨通。 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工程作为重庆中心城区首条城轨快线,西起重光站,东至两江影视城,全长38.7公里,设站14座,穿越城市核心区与多个繁华地带,犹如一条需要穿越无数障碍的“地下蛟龙”。如何让这条游龙在复杂的地下层中精准前行,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 在项目指挥中心,一张巨大的电子屏幕曾24小时不间断地显示着各项数据进度。指挥部工作人员亲切地称这个屏幕为“智慧大脑”,上面密密麻麻的红黄绿线条,代表着不同标段的施工状态。 “每条颜色的变化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交通建设管理公司第一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李勇说,全线共设4个主铺轨基地、5个散铺基地,高峰期投入轨道车、焊轨机、龙门吊等铺轨设备50余台,800余名施工人员奋战一线,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如“巨兽”般在狭窄空间内作业。 如何让这些“巨兽”和谐共舞而不“打架”,成为调度团队每天都要解决的难题。为此,调度团队开发出一套动态调整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监测数据,随时调整不同作业面的施工计划和资源分配。这套系统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线路交警”,它指挥着每一车混凝土、每一段钢轨、每一位工人的去向和时间。 项目创新采用了预制板道床技术,将大量混凝土作业从地下转移到地上预制场完成,减少了80%的地下建筑垃圾和粉尘污染。“这就像是在工厂里生产标准零件,再到现场组装一样。”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交通建设管理公司第一分公司工程师秦雅彬解释:“我们不仅是在修地铁,更是在呵护这座城市的环境。” 15号线一期全线轨通后,将陆续进入机电安装和系统调试阶段,这条贯穿城市东西部槽谷的交通大动脉预计明年将正式开通运营。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交通建设管理公司供图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