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承办,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协办,以“凝聚共识 守正创新”为主题,汇聚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1000多名国际、国内的著名眼科学专家,是我国眼科学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 在这个汇聚行业智慧与力量的舞台上,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传来喜讯——我院副院长廖琼受邀作两场重要学术论文发言,向全国同道展示了医院在白内障及视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廖琼副院长在大会上作《白内障手术前后PERG参数变化的临床观察及其与视功能改善的相关性分析》的报告 创新视角: PERG技术客观评估术后视功能 9月6日,在题为《白内障手术前后PERG参数变化的临床观察及其与视功能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的报告中 ,廖院长的研究引入了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技术, 系统分析了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后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白内障术后早期PERG参数(尤其是P50峰时及N35-P50振幅)的改善提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功能恢复,间接提示晶状体混浊对神经节细胞的功能有影响。观察手术创伤导致的炎症反应、血房水屏障破坏、术中高灌注高眼压对神经节细胞功能没有明显影响。而对于合并黄斑病变减弱PERG的术后改善幅度,提示I期黄斑前膜影响神经节细胞的传导功能。这些研究成果为手术效果预测与诊疗方案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廖琼副院长在大会上作《神经节细胞细胞内水肿对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影响的临床研究》的报告 深层探因:揭示神经节细胞水肿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9月7日,廖琼副院长的第二项报告——《神经节细胞细胞内水肿对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影响的临床研究》,则深⼊探讨了“为什么”的问题。廖琼副院长通过近一年21眼的研究,从视网膜的微观层⾯ ,探索了导致术后视觉质量不佳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揭示了神经节细胞细胞内水肿对视觉功能的影响,⾸次将术后视觉质量下降与特定的细胞病理改变直接关联,为未来开发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也为术后视觉康复与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全新思路。 科研驱动:从“看得见”到“看得好”的精准探索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廖琼副院长表示:“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患者受益。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帮助医生更科学地判断手术时机,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 在CCOS2025这⼀全国性的眼科学术平台上,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通过廖琼副院⻓的精彩分享,不仅展示了其在白内障学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也为国内同⾏提供了解决临床难题的新思路。从客观评估到机理探究,这些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研究,不但是“凝聚共识、守正创新”大会主题的最佳诠释,也是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全体医护为广大患者从“看得见”到“看得好”的精准探索。 近年来,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始终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引进与自主创新并行”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在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手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及眼底病等领域均取得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此次廖琼副院长在大会的精彩报告,不仅展示了医院在眼科学研究上的实力,也体现了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为推动重庆及西部眼科诊疗水平提升所作的不懈努力。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将继续紧跟国内外眼科新技术发展步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成千上万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眼科诊疗服务。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丁香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