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网络安全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产业规模、企业发展、创新研发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产业活力持续提升。 重庆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规模稳中有增 2024年,网络安全业务总收入34.16亿元,同比增加7.96%。网络安全产品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20.45%,占全市网络安全业务总收入的40.86%。网络安全服务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2.53%,占全市网络安全业务总收入的29.49%。网络安全集成收入10.13亿元,同比下降0.9%,占全市网络安全业务总收入的29.65%。“415”产业相关业务收入20.89亿元,同比增加22.88%,占全市业务收入比重61.16%。 注“415”网络安全产业集群是指工业互联网、信创、密码、数据4大网络安全产业,网络安全服务产业,人工智能安全、区块链安全、车联网安全、低轨卫星互联网安全、量子通信安全5大网络安全产业。 (二)头部企业加速发展 2024年,全市网络安全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9家,数量同比增加28.57%,占全市网络安全企业总数的8.18%,同比增加2.09个百分点;业务收入占全市网络安全业务总收入的60.78%,同比增加7.5个百分点。综合看,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头部企业仍是重庆市网络安全产业的最主要收入贡献方。 (三)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布局研发的企业数量上看,60%的企业开展相关研发工作,同比增长10.43个百分点。研发经费上看,研发总经费为4.52亿元,同比增长30.64%,增幅显著;研发经费占企业网络安全业务总收入的13.23%,同比增长2.29个百分点;40家网络安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在10%及以上,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3.91%;56.36%的企业研发投入较2023年有所增长。重庆市网络安全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网络安全企业正向更高技术门槛和更高端化的研发模式转型。 (四)创新实践不断深入 创新成果突出。2024年全市网络安全有效软件著作权量1416件,同比增长15.88%;有效专利量268件,同比增长35.35%,其中有效发明专利量166件,同比增长48.12%。深入参与标准制定。参与制修订网络安全国家标准127项,参与量同比增长78.87%。频获各类奖项。2024年本市参加国家级赛事获奖42项、行业级赛事获奖85项。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重庆银行、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数达信息安全等企业5个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典型案例项目名单”。 (五)政策落地稳步推进 宏观战略层面,网络安全产业战略布局继续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和数字重庆建设为重庆市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高位推动、多方协同,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继续培育高能级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全市制造业形成上下游协作、高中端协同的融合集群发展。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国资委、市商务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有序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重庆市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重庆市密码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密码应用的通知》,要求重要系统完成密评备案,明确商用密码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设备接入等场景的合规要求,并强制提交密码应用整改计划。 重庆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特点 (一)加速布局新兴产业领域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耕,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产业成为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重庆市网络安全产业加速布局新兴产业。企业布局数量上看,全市布局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的企业最多,其次是物联网、密码、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数量增幅上看,全市布局量子通信、区块链、密码的企业数量增幅最为明显,增幅均超30%。产品收入分布上看,全市人工智能、物联网相关安全产品收入较高,同比增长9.04%,占网络安全产品总收入40.29%。人工智能安全产品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110.24%,占网络安全产品总收入25.03%。得益于通信运营商积极推动量子通信发展,量子通信安全产品收入增幅最高,达572.42%。 (二)市场集中度处高位水平 2024年全市网络安全企业的CR1为22.44%,CR4为42.54%,CR10为63.64%,相较于2023年CR1为22.55%,CR4为42.06%,CR10为61.86%,总体变化不大,企业竞争格局总体稳定,市场集中度仍保持高位水平。 (三)小微企业贡献市场活力 全市网络安全企业中,大型企业16家,同比增长6.67%,占比14.55%;中型企业19家,同比增长18.75%,占比17.27%;小型企业45家,同比降低10%,占比40.91%;微型企业30家,同比下降11.76%,占比27.27%。尽管2024年全市小型和微型网络安全企业数量均出现下降,但两者数量合计占比仍为68.18%,仍为最主要的市场主体,为全市网络安全产业贡献市场活力。 (四)人才供需矛盾相对缓解 2024年,全市网络安全人才缺口约649人,同比降低69.42%,人才缺口大幅度缩减,表明全市网络安全产业的人才供需矛盾相对缓解,但仍应注意到技术支持性人才缺口较大,占比45.45%,同比增加7.28个百分点。具有从业资质的人员数量稳步提升。全市持有网络安全资质的从业人员1299人,同比增加0.13%,占比26.93%,同比增加0.56个百分点。人才薪资待遇水平提升显著。2024年,全市网络安全从业人员4824人,平均年薪14.11万元,年薪同比增长16.47%。 重庆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建议 (一)强化政策的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数字重庆建设对网络安全产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拓宽数字重庆建设的应用场景,加速推动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强化数字重庆建设的一体化平台服务支撑,引领全市网络安全产业走向新方向。 (二)积极抢滩产业新市场 引导企业布局网络安全产业新市场,进一步强化全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弹性和可持续性,引导企业积极开拓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网络安全保险、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零信任安全、供应链安全等产业新领域。 (三)全面提质产学研融合 进一步探索出台各类支持、奖励计划,加速调动企业和高校开展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合作度更深的产学研项目,培养德才兼备的网络安全复合型人才,提升重庆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靶向性”。 原标题:重庆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统计报告(2024年度)发布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