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受华西秋雨影响,17日夜间到22日,我市长江沿线以北地区多降雨,西北部和东北部偏北地区累计雨量较大,局地可达200~300毫米。按照《重庆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于9月17日12时对合川区、大足区、铜梁区、荣昌区、潼南区、开州区、云阳县、巫溪县、城口县等9个区县启动地质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提醒,本轮降雨过程时间长、雨量大,与上一轮强降水过程间隔时间短,且落区重叠,土壤含水量饱和,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要求,有关区县以及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变化,组织会商研判,准确划分高风险区域,精准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层层“叫应”“叫醒”,尤其高度重视夜间“叫应”,确保到户到人,形成响应闭环。要加大巡查排查力度,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制度,在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基础上,对辖区内可能形成滑坡的各类斜边坡和未经支护的人工切坡,对可能形成危岩崩塌的陡崖和孤石,对可能形成地面塌陷的采空区和隧道建设影响区域,对潜在山洪泥石流沟谷、切坡建房边坡、临水临坡临崖临沟“四临”居住区等进行重点排查。要严格落实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制度,根据灾害风险和灾险情发展趋势,紧急撤离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高风险区和极高风险区居住的群众,“四临”区域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群众,以及工程建设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野外作业人员和工作人员。 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特别强调,有关区县以及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加强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做好救援队伍和装备、救灾物资的应急准备。发生灾险情后,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处置,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撰稿:张馨允 编辑:蒋丽霞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