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18时31分,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金竹站突发惊险一幕:一名3岁女童随家长进站时,突然被口中含着的糖卡喉,危急时刻,两名安检员默契配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花10秒便成功施救,让孩子转危为安。 周朝正和刘颖默契配合对女童施救。视频截图 当时,金竹站安检员周朝正刚完成女童家长携带饮用水的检查,突然发现身旁的孩子面色涨红、无法发声,小手紧紧抓向嘴角,身体还微微颤抖。凭借日常应急演练积累的经验,她瞬间判断孩子是异物卡喉,立刻上前提供帮助并喊着:“孩子卡喉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安检员刘颖也见到女童卡喉,立即上前托起孩子,采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周朝正在旁配合刘颖一起施救。另一名安检员也同步使用对讲机向值班站长紧急汇报。刘颖和周朝正配合默契、动作精准,短短10秒后,卡在女童喉咙里的糖果脱落,孩子恢复呼吸并哭出声来,现场紧张的气氛终于消散。随后赶到的值班站长对女童进行检查,确认其呼吸平稳,这场紧急救援顺利落幕。 日常工作中的周朝正 9月19日晚,重庆晚报记者在金竹站见到了对女童施救的安检员周朝正、刘颖,她们都是“90后”,一起在金竹站搭档3年,平日里工作也配合得十分默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周朝正仍心有余悸:“情况太紧急了,要是不及时施救,后果不堪设想。” 刘颖说,公司定期开展急救培训和演练,海姆立克法这样的急救技能早已烂熟于心,“看到孩子有危险,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她出事,这是我们的职责。” 日常工作中的刘颖 据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鱼洞中心站站长李科介绍,重庆轨道交通始终将乘客的安全置于首位,定期组织全员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突发情景演练等,内容包括海姆立克法、心肺复苏等,并且要求员工必须通过理论与实操双重考核,确保能在工作中精准识别乘客异常体征、快速处置紧急情况。 周朝正和刘颖迅速组成最小的应急单元,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联合处置,整个救助过程花了20秒,其中海姆立克急救仅用时10秒。这“黄金10秒”的成功,正是重庆轨道交通工作人员日常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最好证明。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摄影报道 编辑:张亚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