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新同学!”还记得这句欢迎词吗?眼下,又一届大一新生进入校园,同学们迎来了更广阔的学习舞台。本期《我新闻》栏目,邀请新同学们讲述自己的入学趣事。 独立的第一步是想念 李晨 重庆文理学院2025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回想报到那天,爸妈从重庆合川开车送我来学校。宿舍在6楼,没电梯,爸爸扛大麻袋、妈妈拎洗漱包,我们来回几趟搬行李,汗如雨下,可妈妈扶着栏杆喘气还冲我笑。 到宿舍后,妈妈帮我布置床单,爸爸站在凳子上帮我挂蚊帐,我劝他们歇会儿,他俩只笑说“快弄完了”,耳边传来“好好吃饭”“和室友好好相处”的叮嘱。 送他们到校门口时,我笑着说“放心”,父母转身越走越远,像极了朱自清笔下的《背影》。独自回到宿舍,看着整齐又温馨的床位,眼泪悄悄落下。原来,独立的第一步是想念。 像是一场成人礼 简才人 重庆工商大学2025级环境设计专业 在我看来,进入大学校园,就像是一场成人礼。 以前在学校一张饭卡“走天下”,现在父母给了生活费,需要自己支配和规划;以前有困难找父母和老师,现在大小事情需要自己做主;以前学校就像一个“圈”,教学楼旁就是操场,现在找教室上课是个大难题,学校大得像“迷宫”。 走过了校门口的“成人门”,正式开启了我的人生新阶段。我想,我可以手持我的专业画笔,撕掉旧标签,重新定义自己。要加油了! 加入校园“红马甲” 李灿 重庆移通学院2025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入校报到那天,妈妈去找停车位了,我在学校大门口守着大堆行李,有些手足无措。这时,一位看起来沉稳的男士向我走来,我挡了路,正想挪行李让行,他却拍我肩膀轻声说:“同学别着急,我找志愿者一起帮忙。” 随后,他和几名“红马甲”热情地帮我把行李搬上摆渡车后,又匆匆离开去帮助别的新同学。后来我才知道,他竟然是学校的年轻老师!因为他们做了好榜样,鼓舞了我,我也积极地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队伍。 美味的青椒肉丝 何云霄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5级新闻学专业 入学军训让我记忆深刻,皮肤晒黑了,力气变大了,食量也实现"跨越式增长"。 记得第一天军训结束,我如饿狼扑食般冲向了食堂打饭,打饭孃孃见我满头大汗,笑眯眯地多舀了一勺青椒肉丝说:"娃儿,军训辛苦,要多吃点!"那天,打在盘里的土豆烧牛肉、番茄炒鸡蛋甚是美味。 因为最近有秋雨,我发现食堂门口多了一个保温桶,上面贴着"姜茶免费供应"的暖心提示。是食堂的烟火气治愈了我的疲惫,让我活力满满。 始料未及的开学考 凡婉婷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2025级播音主持专业 9月1日是报到日,拖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我推开了寝室门。也许是沉浸于和家人分别的难过情绪里,六个室友默契地选择了沉默。谁能想到,室友们为了和家人多待一晚,陆续决定去住酒店。 几天后,寝室的第一次聚餐,依旧是沉默多于交谈,但很快,转折来了:我们被临时通知需要进行开学测验。这波压力真是始料未及! 那晚,室友们聊到深夜,寝室破冰的秘诀,不过是一场开学考催生的共同话题。 第一课:同甘共苦 杨景哲 西南大学2025级数字与统计专业 入学军训在9月21日结束了,我想讲讲9月16日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天气很闷,我和同学们在第四运动场上站军姿,汗流浃背。眼尖的同学早就瞄到了操场边用于观训的凉棚,同学们时不时往那里看。没想到,第四运动场总教官也注意到了我们的神情。在他指挥下,几位教官“唰啦”一下,竟然把遮阳棚给收了起来,“我和你们一起晒!” 各位教官跑进同学们队伍里,大声喊起来,同学们很惊讶,整个队伍的精神气“噌”一下就顶上来了。这就是教官们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团结就是力量,同甘共苦才是真正的战友、队伍。 面试校史馆讲解员 黄兰婷 四川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专业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中情校”,我靠自己的努力如愿了! 想想真的很奇妙,喜欢语言专业的同学们聚集在这所学校,成为同窗,一起奋斗,这样的青春真好!尤其是报到那天,校门口的标语,用各国语言书写着“欢迎同学们”,我为自己能成为语言专业的大学生感到骄傲。 我做了一个让家人想不到的决定——我去面试校史馆的讲解员了,并且顺利进入了复试。不为别的,就希望自己更开朗,更擅长沟通,更能为我学好葡萄牙语有所帮助。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 实习生 李晓蕊 朱灵玲 于文清 银开穗 黄继英 受访者供图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