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秋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而带状疱疹作为一种常见感染性疾病,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血管患者的健康风险。9月23日,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张冬颖主任在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提到,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呼吁公众尤其是老年群体加强“主动联防”,通过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感染。 “气温每下降1℃,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会增加约1.6%。”张冬颖提醒说,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同时秋冬季节人们活动减少、饮食热量增加,这些因素均会增加心血管系统负担。此外,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呼吸道疾病高发,也可能诱发原有慢性病急性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张冬颖特别提到, “慢性病患者多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患者身体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不足。” 张冬颖举例,曾有老年冠心病患者因左侧胸背疼痛就诊,原以为是冠心病发作,后经检查发现是带状疱疹所致。“疼痛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对于心血管疾病人群来说风险会进一步叠加,甚至可能诱发基础病急性发作。” 那怎么预防呢?张冬颖强调“防大于治”。除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外,接种疫苗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方式。张冬颖提到,近年有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减少住院风险。她建议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慢性病基础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张冬颖还提醒,公众在秋冬季节应注意保暖、适度锻炼、均衡饮食,慢性病患者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单侧皮肤疼痛、皮疹等症状,须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多知道点 社区医防融合:让居民“在家门口防病” 社区医院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月23日,渝中区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舒群接受采访时提到,该社区老龄化程度已达20%,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位居接诊量前十病种之列。 “我们在接诊和随访时,会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时接种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疫苗,降低感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叠加打击。”舒群介绍,该社区通过开展特色疫苗接种服务、创新健康科普形式等举措,积极推进"医防融合"健康管理。一是通过开展健康讲座、编排科普文艺节目、设立疫苗接种绿色通道等方式,提升中老年人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二是延长门诊服务时间,工作日延时1-3小时,周末也增加服务时段,方便上班族和学生群体。针对老年人,特别开设了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绿色通道",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 实习生 于文清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