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农民版画作品。受访者供图 飞驰的高铁,穿过粉色的乡村花海;操控无人机,让金色的粮食长满大地;热闹的集市,农产品旁放着二维码……9月26日,在2025年“和美乡村”农民画精品展上,来自全国30多个“画乡”的130幅农民画,反映着新时代的新农村,描绘着农民心里的乡村振兴。 呈现中国农村新貌 9月26日的綦江区农民版画院,成为色彩的海洋,汇集了上海金山、陕西宜君、江苏邳州等省市农民画“画乡”的130幅精品,反映我国从沿海到内陆、从高山到平原的不同农村风貌与乡村生活。 ▲刘月正在为观众讲解展出的画作。记者 罗芸 摄 “此次展出的画作是从500余幅作品中筛选出来的。”綦江区农民版画院院长刘月介绍。 展览以“笔墨丹青绘和美,乡村振兴谱新篇”为主题,作品题材涵盖乡村新貌、民俗风情与现代生活,从直播助农、非遗传承到田园风光,农民画家以质朴笔触和饱满色彩,生动绘就新时代的乡村变迁与美好愿景。不同地域文化在画卷中交汇,呈现出中国农村丰富多彩的现实图景与深沉的文化自信。 当天,“千人绘版画”和版画家现场创作活动同步开展。市民近距离感受以刀为笔、以版为纸的创作过程,体验綦江农民版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魅力。 同时,展览还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全程直播,让乡土艺术传播更广。 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动能” 在展览现场,还展示了市内外画家利用农民画作品元素创作的文具、家居用品等,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 ▲现场展示的綦江农民版画文创产品。记者 罗芸 摄 “农民画虽然表现形式拙朴,但作者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双手,反映自己内心深处最浓厚的情感。”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邓建强表示,“这种具有深刻表现力的作品,为艺术成果转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展会同步举办了“绘‘和美乡村’中国农民画的时代表达与传承创新——綦江农民版画进京展出40周年研讨会以及农民画品鉴交易会”。来自30多个画乡的创作者、研究者、主管部门负责人、企业家等汇聚一堂,热议农民画的时代表达与创新路径。 下一步,大家准备搭建学术交流与市场对接平台,推动艺术成果转化,为农民画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艺术动能”。 ▲綦江农民版画作品。受访者供图 农民画后继有人 “农民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现在,不仅有大量的农民身份的创作者,还吸引了大量专业出身的艺术家创作出大量具有农民画特征、展现农村新貌的作品。”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原秘书长、长期从事版画创作与艺术推广工作的李毅力欣喜地说。 据了解,我国各地不少“画乡”均建立起专业的创作空间、创作基地,并通过研学、培训、艺术进校园等方式,培育出大量的业余创作者。 綦江区文旅委主任赵新介绍,目前,綦江全域已形成“区版画院+街镇+学校+村社”的四级培训网络,年培训作者200人、爱好者2000余人,年出新作500余幅;綦江农民版画院、横山归原小镇版画馆获“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项,东溪古镇实现“版画创作+旅游体验”闭环,让綦江农民画后继有人。 原标题:用画笔记录自己心中的“乡村振兴” 綦江2025“和美乡村”农民画精品展呈现现代化农村 编 辑:康勤生 校 审:王薇 总值班:周圆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