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报观察|带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解码重庆火锅全球飘香的“沸腾”密码

2025-9-30 14:29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来重庆旅游,就是为了这口火锅,这是我吃过最特别的美食!”一口直径十米的超级火锅前,德国游客迈克被翻滚红油与冲天香气所震撼,边学烫毛肚边用生硬中文感叹:“太神奇了!这就是我想象中的重庆。”

在9月28日开幕的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上,像迈克这样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不在少数。近年来以年均新增超3000家海外门店的速度席卷世界,刘一手、秦妈、朱光玉等品牌在纽约、伦敦、东京的店铺常“一桌难求”,重庆火锅正以其独特魅力征服全球食客。

▲9月28日晚,大渡口区大滨路,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启幕。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为何诞生于码头船工的“粗放美食”,能成为餐饮市场的“热门”?记者通过采访,试图解码重庆火锅越叫越响的“沸腾”密码。

产业密码:品质与规模的双重优势

清晨六点,重庆九宫庙街道的周氏土灶老火锅店内,暖黄灯光亮起。炒料师傅梁文仁系上围裙,双手紧握铁勺在滚烫锅中搅动。十年间,他手心和小臂布满深浅不一的烫痕,这是坚守手工炒料的印记。“炒料要懂‘听’锅,火候不同,声音有别,味道也天差地别。”

在重庆,像梁文仁这样的坚守者不少。老房老舍火锅创始人坚持用本地黄牛骨熬高汤,搭配石柱红辣椒、汉源花椒等原料,经八小时以上慢火熬煮,制成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经典牛油锅底。重庆火锅店众多,每家都有独特底料配方,这是立足火锅的看家本领,对传统的尊重与坚持,成为重庆火锅立足市场的根本。

如今机械化生产盛行,但重庆火锅行业仍敬仰手工工艺。梁文仁的店生意好时座位能翻台2次,他手工炒制的底料成了客人争抢的“宝贝”,有熟客称赞其货真价实。

这种坚守形成强大规模效应。据重庆市火锅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市火锅相关企业约1.89万家、门店3.96万家,实现火锅消费收入824.36亿元,占全市餐饮收入32.7%,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

重庆火锅产业强大,不仅门店数量多,产业链也完整。9月20日,合川的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内,重庆莎公主食品有限公司毛肚加工车间马力全开,毛肚经真空包装、传送运输,不到一天就能出现在全国餐桌上。创始人周炜从街头售卖毛肚起家,如今企业每天加工10万斤毛肚发往各地。在产业园,每天有200吨毛肚从智能化清洗线产出,通过冷链直达全球门店;江津区花椒种植基地用无人机确保花椒麻度稳定。

一口锅,烫出一个大产业,也“烫红”了重庆的经济。火锅产业连接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从辣椒、花椒的种植,到牛油的熬制;从底料的炒制,到各类肉品、蔬菜的供应,重庆已形成了极为完善的火锅产业链体系。截至目前,重庆初步形成了从火锅食材基地、火锅食材加工到火锅原辅料贸易、火锅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

▲9月28日晚,大渡口区大滨路,市民品尝重庆火锅。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创新密码:产品与模式的双轮驱动

重庆火锅能够持续“沸腾”的不竭动力,源于产品与模式上的不断创新,它以创新姿态拥抱新时代。

在渝北区至江北区防空洞群,“地下之城”老火锅吸引众多年轻食客。近4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218张桌位、520米长的店面,这里不仅是火锅店,更是城市级文商旅综合体。重庆地道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人曾玮介绍,他们将最大防空洞改造成地下“超级火锅店”,独特的地下空间带来别样餐饮体验。为解决长距离传菜问题,投入近20台智能机器人送餐;还开挖地面,将排污及废气抽排系统藏埋地底,并加装净化设备。

九龙坡区,一场火锅场景革命也在进行。“音乐火锅第一人”阿多以“火谷里”打造“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打破表演者与消费者界限。这种去中心化音乐社交模式获网易云音乐等平台青睐,计划联合打造素人音乐孵化计划。据美团报告,“餐饮 + 场景社交”业态年增长率达217%,音乐主题火锅品类搜索量同比激增458%。

珮姐老火锅选择数字化运营之路。2017年起与天财商龙合作,形成整合连锁管控、前厅运营等的数字化管理闭环。借助数字化系统,品牌管理者可实时了解各门店经营状况。成效显著,各门店线上点餐占比超85%,“点餐红包”券营销40天带来7万多名新增会员,拉动1万余名会员消费,带来近370万元高收益。

老字号“德庄”把“辣”玩出新高度,从“青一色”绿汤火锅惊艳市场,到“天下第一大火锅”震撼亮相,再到打造火锅博物馆,“辣”已成为可触可感的品牌文化。

科技赋能也是创新利器。桥头食品公司推出辣椒内霉智能筛选机,首创AI识别技术,保障原料品质;智能包装系统每年节约成本超10万元,效率大幅提升,实现从原料筛选到包装的全流程精准把控。

从场景到产品,从运营到科技,重庆火锅正以一场全方位的创新革命,重新定义着自己。

政策密码:政府与市场的同频共振

今年,重庆市政府开启一项特色立法任务——审议《重庆市火锅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草案)》,旨在针对火锅产业发展问题短板,营造全产业链良好生态,为产业健康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政策赋能,正为重庆火锅的全球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初,重庆发布关于重庆市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消费场景提升、企业主体培育、品牌设计提质,到食材优质供给、数字化创新、文化传承创新等11个方面,覆盖全产业链,绘制出清晰发展蓝图。

《意见》明确,到2027年,力争全产业产值达5000亿元,基本建成全球火锅食材生产集散、全国火锅标准制定发布、全国火锅美食文化创新交流三大中心;到2035年,成功创建世界火锅之都,重庆火锅成为全国特色支柱产业。

今年3月,重庆印发《重庆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重庆火锅等“出渝”“出海”,建设国际美食名城。政策持续发力,重庆火锅产业迎来发展热潮,今年上半年,火锅消费占餐饮收入的31.7%,呈稳定增长态势。

节会经济也是重要推手。中国(重庆)国际火锅美食文化节已举办17届,今年创新采用“一主多辅、全域联动”模式,在大渡口区大滨路沿线开展潮辣黄金周等活动。

据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推动条例出台,加强与全国省市区县合作打造火锅食材基地,推动品牌火锅门店出海、建立海外基地,推动火锅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构建全球火锅产业供应链交易体系。

从码头船工的“祛湿汤锅”到全球餐桌的“文化使者”,重庆火锅的“沸腾”之路,是产业链、创新力与政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今,它在全国及海外市场持续“圈粉”,让越来越多食客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核。从街边小店到全球连锁,从市井美味到文化符号,重庆火锅正带着那抹麻辣鲜香,飘向更远的世界。


原标题:重报观察|带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解码重庆火锅全球飘香的“沸腾”密码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